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策略

(2014-01-13 15:37:53)
标签:

教育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生命被激活的课堂。这种课堂中,注重的是学生习得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生成,它是发展的课堂。要使课堂真正变成一潭活水,必须应用多元互动的课堂导学策略,让学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复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课堂活动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运用多元互动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1、多元互动的内涵:多元互动指学生、老师、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合作、交流、竞争等方式构建“互动探究、幸福体验”的“阳光课堂”。“互动”就要求课堂是活动性课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积极、高效的活动,实现高效课堂。

    2、多元互动的策略:多元互动的策略指各种教育元素的互动,主要是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包括学科间的多元教育内容互动。互动是基于课本、超越课本;基于学科、超越学科,实现学科内、学科间、教师间的要素整合,让学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复演。

    3、互动策略的应用

    生生互动策略。当学生在自学中生成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可尝试在合作学习小组内解决。学习小组划分的要求是:

    均衡分组。征求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力、性别,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

    职责明确。设组长、学科长、记录员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如组长负责课堂纪律、卫生、安全等;学科长负责检查自学质量、收集问题、组织讨论、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等;记录员负责记载小组讨论的问题、主要观点和师生评价、加分情况。

     文化建设。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确定组名、组训、组标、奋斗目标;制定学习小组公约;建立奖勤罚懒的约束机制,增强学习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动态管理。合作学习小组可在每次学校统考之后重新组合,成员的职务也需适度变换,让每个人都有当组长、学科长和记录员的机会。

      公平原则。互动讨论时,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小组讨论、评价、展示等活动的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力情况,合理设计和引导学参与生生互动活动。

 问题难度较低,可交由组内完成,要求兵教兵,以组员全部过关作为评价标准;问题有一定难度,可部分内容交小组讨论,要求记录主要观点,选派代表与其他组合作完成,以合作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鼓励生生间通过相互评价,激励讨论积极、有独立见解者。

    生生互动形式可多种多样,其目的是:创设学习小组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如地理活动课,当同学提出酷寒的南极地区为啥有丰富的煤炭、淡水资源时,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要求他们在组内讨论交流,再请各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小组观点,为节约时间,每个小组的代表只介绍本小组的不同观点,也可对其他小组的观点提出质疑。通过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大家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组间互动策略。通过教师耐心引导,在组内开展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帮扶活动;在组间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与创新思维,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激活课堂学习氛围。如南极地区为什么有丰富的煤炭、淡水资源的讨论,通过组内生生互动,使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各组再比较谁的发言完整、描述准确、有创新意识等。各组之间通过激烈竞争才能获得展示机会,只有哪些有特色、有创新的小组才会赢得更多机会。

     要让组间的竞争机制贯穿于课堂,就要求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争取优秀的愿望。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即使做不到百分百,至少可在某一方面优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你在实践中就会发现:学生取长补短,相互评价,分享学习成果,不仅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组间互动还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师生互动策略。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形式应该是情境活动,教师的作用是适时启迪、指导、辅助和激励性评价。启迪是隐性的、内在的,要通过构建情境和探究活动的设计等,开启、拓展学生的思维。指导是显性、外在的,要通过自学探究、探究交流的组织、管理、评价,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让课堂学习达标。辅助是对学困生提供及时的、特别的有效帮助。

     激励性评价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其潜能开发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激励评价始终贯穿于于课堂,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生生相互评价等形式。评价方式可采用点评分析法、激励表彰法、等级评定法、表格跟踪记录等,激励学生,促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应用评价激励策略还会欣喜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激励,他们逐步学会了倾听和表达,他们还把激励评价方式用于生活与社交,学会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考虑问题。评价激励策略让学生在自学中有收获,在小组合作中能参与,在组间展示中有机会。教师的启迪、指导、辅助和激励性评价确保课堂活动活跃有序,这是师生互动策略最重要的体现。

    学科间互动策略。学科内、学科间和教师间的知识整合也是一种互动形式。通过对课标、教材的研究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化课程,实施适应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的有效课程,可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中国地理的学习,它就有很大的整合空间。可跨越教材顺序,活化教材,整合黄河、黄土高原、西北地区与新疆、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等,达到节约课时提高效率之目的;国家地理的学习,可请学生到黑板上用英文板书今天的课题,让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学习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还可将语文的综合实践课与英语的听说课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