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旬一课】第五讲  短语

(2017-04-27 14:04:44)
标签:

鞍山

诗赋

文化

 

【每旬一课】


第四讲  短语



     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语法单位。短语又被称做:“词组”或“语法结构”。它是大于词但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作句法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里的组成成分;另一方面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能独立成句。


    一、短语按结构类型的分类:


    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而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种分类:1,结构类。2,功能类。当然还有其他的分类,如: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可以分成:固定短语和非固定短语。按其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单意短语和多义短语。按成句功能又可分为:自由短语和不自由短语。按其层次多少还可以分为:单层短语和多层短语等等。


    但不管短语如何分类,有一点大家要知道,我们在定义短语时也提到了,短语又被称为词组或者语法结构。实际这是有区别的,通常我们把实词与实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短语才叫做“词组”。而实词与实词的非结构组合以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我们叫做“结构”。如:哪位, 顺着马路,  教书的,的字结构,所字结构等。


    (一)一般结构类型:


     短语的一般结构类型指结构关系明显的短语,主要包括: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述补短语(中补短语)。


     1、主谓短语(主谓词组):


    是结构上有主谓关系的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通常是由名词、代词来充当。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谓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其特点是:主谓关系的词组通常联系的不是很紧密,中间可以停顿,往往可以插入“是不是”。如:态度和蔼---态度(是不是)和蔼、讨论开始---讨论(是不是)开始等。工作认真---工作(是不是)认真 、夏天到了---夏天(是不是)到了等。


    主谓短语有下面几种情形:


   (1)名词+动词  如:菊花盛开,经济发展,大地震动

   (2)名词+形容词 如:头脑清醒,身材高大,历史悠久

   (3)名词+名词 如:今天周二,明天元旦,她女孩

   (4)名词+主谓 如:产品样式多  他心地善良


    2、述宾短语(动宾词组):


    即动词加上它的宾语所构成的词组。由有支配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动词的“宾语”,就是动词的支配对象。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份,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例如:“看电视”,“电视”是动词“看”的支配对象,是看的宾语。再如:洗衣服、开汽车等等。


    3、偏正结构:短语内部的组成部分之间有偏正关系。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者限制后一部分,叫修饰语,后一部分是被修饰或限制的部分叫中心语或中心词、核心词。偏正结构有两种结构类型。即: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1)如果偏正短语是名词性的,其修饰语叫定语,即:定语+中心词。其特点是:(A)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可以加“的”;(B)中心词通常是名词或代词。如:荷塘月色、交通规则、变化规律、悠久历史等。


   (2)如果修饰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性的,其修饰语叫状语,即:状语+中心词。其特点是:(A)修饰语和中心词直接可以加“地”;(B)中心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非常困难、不断发生、辛勤耕耘、巍峨挺立等。


    4、述补短语(中补短语):是结构上有述补关系的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是中心语,后一部分是对这种动作,行为或者性状的补充说明,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补语。


  (1)两组成部分之间通常可以加“得”,表示结果或者趋向时,也可以加“不”;

  (2)中心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补语通常由趋向动词,形容词或动量短语等来担任。

    其结构类型根据补充说明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

   (1)数量补语:如:摸一下、住三天、歇一会、开业一年等。

   (2)程度补语:好极了、闷得慌、舒服多了、脏死了、开心得很等。

   (3)情态补语:疼得直叫、气得发抖、擦得亮亮的、热得冒汗等等。

   (4)结构补语:拧紧、吃饱、晒干、打扫干净等。

   (5)趋向补语:爬上来、扔过去、拿出来、送回去等。


    5、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只具有并列和联合关系,彼此没有修饰、限定等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有时可以用“和、并、或”等连词表示,其特点是:


   (1)各组合部分的地位平等或相当,词性也一般相同。

   (2)各组合部分间可以用标点符号隔开,或用连词、副词连接。

    其结构类型大致可分为:

   (1)名词+名词:它可以充当名词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定语等。如:天地、工农、理想和现实、今天或者明天、战争与和平等。

   (2)形容词+形容词:如:生动活泼、机智勇敢、又快又好等。

   (3)动词+动词:如:解释说明、吃喝玩乐、互助合作等。

    词组的这三种: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偏正词组。就其内部的组合关系看,实际上是五种关系:动宾关系、主谓关系、定中(即定语与中心词)关系、状中关系、中补关系。这几种关系孤立存在,就是词组。如果以“主谓”为核心,将五种关系综合到一处,就构成句子。构成这些词组的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也就成了句子的构成成分。



   (二)非基本结构类型:


    是指实词与实词的非结构组合以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通常我们叫做“结构”或者“短语”而不叫“词组”。特点:(1)是短语结构特有的。 (2)大多有特定的词语做标志。包括:


1、复指短语(同位短语):

也称为复指词组,这种词组的两个组成部分,语法地位一样,从不同角度复指同一事物,在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如:


(1)名词+名词:厂长老王、西岳华山、首都北京、鲁迅先生等等;

(2)代词+代词:我们大家、他自己、我自己等;

(3)代词+名词:我老家、她妻子、你儿子等等;

(4)名词或代词+数量词:你们两个、他们几位、兄弟两人等等。


2、兼语短语:是由一个动宾词组与一个主谓词组套合而成,其中一个词既是动宾词组的宾语,也是主谓词组的主语,身兼二任,称“兼语”. 例如:请他留下;有人不赞成; 通知各单位来开会;是我不对; 嫌这筐苹果小; 让他去承担这一任务是很合适的;这真是令人高兴的事。


3、连动短语:即两个动词连用。其特点是:(1)词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2)没有基本结构关系;(3)不用任何关联词。如:我去找他问问; 你坐我的车回家;我们上街买东西;用笔写字;他倒杯茶喝等。


4、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包括“的”字短语、比况短语和“所”字短语等。


(1)“的”字结构:

“的”字附着在一个词,词组甚至句子的后面,构成“的”字结构。如:

    (A) 代词+的:他的、你的、我的等;

    (B) 名词+的:木头的、钢铁的、石头的等;

    (C) 动+的:吃的、喝的、工作的、写字的、干活的、卖鱼的等;

    (D) 形+的:多为性质类形容词+的,指称具备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的事物。如:大的、红的、粗壮的、聪明伶俐的、又快又好的;

    (E) 主谓+的:如:他写的、我要的、大家正在讨论的、跟我一同旅游的、文明人不应该做的等。

   “的”字结构不论多长,只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充当名词所能充当的各种句子成分。例如:①我买了一些吃的(作宾语)。②跟我一同旅游的都是我的同班同学(作主语)。③这是文明人不应该做的(作宾语)。


(2)“所”字结构(“所”字短语):结构助词“所”附加在非名词性词或短语(动词)的前边,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联的对象。如:所见、所闻、所说、所领导、所知道、所理解等。“所+X”是汉语非名词性成分名词化的手段之一。


(3)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表示比喻,有时也表示推测,有多种句法功能,可做定语、状语、补语,属形容词性短语。


(4)介词短语:有介词等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常修饰名词,做状语,用来标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成分。如:【用大碗】盛汤(表示工具)、【向英雄】学习(表对象)等。


    少数可作补语:如:来<自中国>、拿<在手里>(作动词的补语)冷<到极点>(作形容词的补语),一些还能够做定语,这个时候后面一定要加助词“的”。如:(在这边)的桌子、(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关于月亮、风、雨的)童话


    A: 介+名:在从前、往天津、被小王、把东西、由于他、对大家等。

    B:介+方位短语:在改革中、在操场上、从心里、从南边等。

    C:介+主谓:为身体健康、关于小王进修、被老师批评等。


     介词短语在句中的分布类型:


    1、能出现在主语前后的介词短语,都能出现于助动词前后。

    2、只能出现与主语之后的介词短语,也只能出现于助动词之后

    3、介词短语在句中出现的位置可归纳四种类型:


A:主语前;

B:主语助动词之间;

C:助动词与动词之间;

D:动词之后。

决定以上四种句法位置的因素有:句法条件、语义条件和虚化程度等,只有少数介词短语能出现于动词之后。


(5)方位短语:由名词性的、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后面加上方位名词,所构成的短语称“方位短语”,表示处所、范围、时间。它是名词性的。方位词组可以作状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也可作名词所常作的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1)名词+方位词:如:大树下、院子里、眼皮底下等等。

   (2)数词+方位词:如:三十左右、三年前等等。

   (3)动词或主谓短语+方位词:如:解放以前、开学以后、他来到这里以后、出厂后、会议前等。


    短语的功能是凭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名词的叫名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谓词的叫谓词性短语,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主谓短语的功能凭该短语的谓语中心词的词性而定。


相关的区别:


  (一)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别:


    1、单纯词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单音词。通俗理解:单音节的词都是单纯词。

    2、双音节的单纯词多为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双声,叠韵和非双声叠韵)和音译外来词。注:不包括同义连绵词和反义连绵词。

    3、多音节的单纯词主要是音译外来词。

    4、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语素(词)构成。通俗理解:最小合成词是双音节的,且至少由两个单纯词组合而成。

    5、单纯词的每个音节不能单独表示意义,只有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表示意义。而合成词不同,它的每个语素都能表示意义。

    6、单纯词通常不能倒置,而部分组合成合成词的语素可以倒置。


  (二)词和短语的区别:


    1、定义不同: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比如“人”、“图书”;短语是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语言单位,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语法单位。如:“英语教师”、“科学研究”。

    2、结构不同:词是语素构成的语法单位,可以构成短语,可以充当语法成分,但本身不能扩展。如“白菜”不能扩展为“白的菜”。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不仅可以扩展,而且可以独立成句。


    换言之,短语的构成单位必须是词(即自由语素)。词的构成单位是语素。可以是自由语素,也可以是半自由或不自由语素。因此,若一个结构中有非自由语素的存在,则一般是词。如“骨头、钉子、人性、异化”等语素是不自由语素,故可以肯定它们是词,不是短语。


3、看有没有轻声语素


    普通话中有大量的轻声词,所以一个语法组合其最后一个语素为轻声语素(虚词除外),则该组合一般为词。如“胡同、相声”等均有轻声语素,一定是词。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语法组合,轻重音还能区分词与短语:

    如:买卖( m à i )为短语:买和卖;买卖( mai )为词:生意。

    东西( x ī)为短语:指方向;东西( xi )为词: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兄弟( d ì)为短语:指哥哥和弟弟;兄弟(di )为词:指弟弟或别的年纪比自己小的男人。


4、从语音上来区别


    词的内部各语素之间语音上一般是连接的,也就是说语素之间没有语音停顿。

如:“艰”与“苦”、“卓”与“越”、“问”与“题”之间不能停顿;短语的内部成分之间在语音上大多是停顿的,如“水火”、“问路”、“头晕”等,中间都可以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所以是短语。再者,词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而短语没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如“动员”和“动心”。“动员”有固定的语音形式,第一个音节读重音,中间不能停顿,是词;“动心”则没有固定的语音形式,两个音节都读重音,中间可以停顿,是短语。不过,有少数语言单位,既可以是词又可以是短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文环境来衡量。如“教学”,指“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个意思的“教学”是词,表示“教和学两个方面” 这个意思的“教学”是短语。


5、从意义上来区别


    一般来说,词的意义有整体性,即它的意义不是它的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如“白菜”,专指一种蔬菜,而不是“白”和“菜”的意义相加;可短语的意义就不同了,它一般是由组成短语的几个词的意义相加,如“白布”,泛指一切白颜色的布,其意思是“白”和“布”的相加。


 6、从能否扩展情况上来区别


    由于词具有整体意义和凝固性,故在结构上不可再插入其它成分,而短语的组合具有临时性,内部结构松散,当中可以插入其它成分。这种判断词与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又叫插入法。如:“老虎”与“老人”,“老虎”插入结构助词“的”之后,意思改变了,因为老虎可以有小老虎、大老虎、不是指“老的虎”,所以“老虎”不能进行扩展,是“词”;“老人”可以插入“的”字成分,且插入之后,意思基本不变,所以“老人”是“短语”。


7、从语法功能方面看,词和词组在功能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功能类别多少不同。词有实词和虚词之别。一般说来,短语只有相当于实词功能的语类,没有相当于虚词功能的语类。

   (2)性质相同的短语和词,功能并不完全一样,短语的功能大于同性质的词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单独成句的功能上。除了介宾短语,其他各类短语只要加上一定的语调就能成句,而单词构成句子则需要特定的语境。其次,充当句子直接成分的能力不同。比如,无论是动词还是形容词,单独充当谓语的不多,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则经常充当谓语。又如,名词单独充当谓语的较少,名词性偏正短语却比较多等等。


    但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界限还是存在混淆不清的情况的。界限模糊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汉语有书面记载的时间长,而所用的又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古今交错的现象格外突出,使得界限模糊的地方比较多;另一方面,由于汉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组合很容易,两个汉语语素组合起来究竟是组成了一个合成词还是分别以词的身份组成了一个短语,有时也很难说。


    因为有些词既可以是词,同时也可以是词组,其区别也只是在细微处的些许差异,如:“东西”在松散的重音读时,指“东和西”两个方位,是短语或叫做词组。而连续轻读时,泛指不确定的事物,此时就是词。


    尽管从以上几方面看,我们得出一些词和词组的区别的结论,但不可否认,词和词组的确有它们的不易分性。因此,在区别时,我们灵活地看待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区别它们,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区别词和词组。


   (三)动补词组和动宾词组的区别


动词后有数量短语时,看量词功能。


读一篇 说一句 (名量短语:宾语)读一遍 说一下 (动量短语:补语)


    2、动词后有时量短语时,看能否用“把” 提前,或能否移至句首作主语。


    如:浪费了两个钟头(宾语), 把两个钟头浪费了。休息了两个钟(补语),把两个钟头休息了(宾语)。


  (四)偏义复合词和一般并列式合成词的区别


    偏义复合词指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一般并列复合词两个语素都有意义。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陪伴。我们下次课再见!


   


(雨后清荷 QQ 群中的讲课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