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如何让孩子变得大胆自信?

标签:
教育小马快跑育儿杂谈早教 |
分类: Pony文章 |
关注“小马快跑”我
幼儿园期末约谈,老师对儿子一个学期的表现做了总结。
▼
“您儿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是很有自信的,他愿意跟大家表达他的想法,但是在其他方面有些放不开、胆量欠缺。感觉很多时候,他想做,但就是没有更多的勇气踏出第一步,他是个只“守”的人,不会“攻”。”
四岁的孩子,是锻炼胆量的最好时机。这时候的孩子,自控力不是很好,自我意识又特别强烈,可以让他们做很多力量型的事、“冒险”的事、具有挑战性的事,他们会很享受这个过程,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胆量。
造成孩子胆量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自己总结了几个原因:
1、天生性格造成。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较腼腆,“害羞是一种可爱的品质”,害羞的孩子他们内心世界比外向的孩子更加丰富。这是一种个人气质,没有对错。
2、爸爸角色的“缺失”。
爸爸在家庭关系中,就是“力量、刚强”的象征,如果爸爸这个角色长期缺失(经常不跟孩子玩、不陪伴孩子),或者爸爸本身缺乏安全感,孩子就会变得不够有力量,他们不敢冒险,处事更为谨慎。
妈妈让孩子去做具有挑战的事情,效果远不及爸爸。且妈妈知道孩子爸爸不允许,在过程中也会表现得更为小心翼翼,这一切,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3、家庭环境造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如果平时父母多采取温和、顺从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不容易接触到“强大力量的人”,他就会容易表现得退缩,胆怯。
4、孩子所有事被包办。
家长代劳孩子的所有事情,总觉得孩子还太小,什么都不会。
这样特别容易导致孩子胆量不足。因为在孩子看来,这些都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我不需要做这样的事。
5、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不足,过于严格对待。
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爱批评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达不到自己的理想要求就责怪孩子,让孩子自信心不断受挫,越来越没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
6、经常被比较的孩子。
父母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总在数落孩子不够认真,不够勤快,不够用功努力。
“特别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孩子,或者上面有一个很能干的哥哥姐姐,这样的孩子听得最多的看得最多的就是“哥哥姐姐很能干”,他们会觉得既然他们都这么好,我再努力也是追不上的,索性放弃。”
在这些原因当中,我觉得我儿子胆量不足的原因,很大程度是源自爸爸。
在爸爸看来:
-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
-
这样的事情,万一出现一次意外,就会后悔终生,不是么?
-
为什么你非要把孩子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当中?
例如,让孩子倒立行走,在我看来,是非常棒的运动,很特别的体验。把他的双腿抬起,让他双手行走,他看到的视觉跟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同时能锻炼他的双臂,也锻炼他的头部力量。
我经常跟他玩这个游戏。孩子也非常爱玩。经常吵着让我跟他一起玩。
但是他爸爸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他很难接受这个行为。
他看到的都是危险:
-
万一脑溢血怎么办?
-
万一你松手了孩子头撞地上怎么办?
-
万一他的手忽然没力弄骨折了怎么办?
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担忧,他会因此不再喜欢玩这个游戏,因为他知道爸爸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经常这样给他灌输,他也会觉得危险:骨折了会很痛很痛,要去看医生……
因此,他放弃继续做这个游戏。
▼
这样的事件多次发生,孩子渐渐形成一种反射,看到觉得比较有挑战的事,或者感觉自己能力不够、做不好的事情,就索性不做。因为就算做,也得不到爸爸的认同,就算做,也做不好,那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呢?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渐渐消减,胆量也越来越小。
其实,我们每个生命,都是带着自信而来的。
最自信的那个精子,飞速奔跑,第一个闯进了卵子里面,于是成为一个生命。
我们与生俱来就带着无比的勇气和自信来到这个世界。
但是,后天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我们,使得我们的自信慢慢丢失。
怎样才能保持那份与生俱来的勇气和自信呢?
1、认真地教,持续地锻炼。
有些孩子天生自来熟,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腼腆,这都是人的气质类型,没有对与错。
腼腆胆小的孩子,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所以我们需要带着他,教会他这种能力。
对待腼腆的孩子,我们更要给他们机会去尝试。
空鼓励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孩子只要通过不断的锻炼,不断的尝试,他才能从中获得自信和力量。
2、找到他的优点,鼓励他,赞赏他。
首先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他就是个害羞的人,他就是胆子小……
找到孩子有成就感的事情让他去做,帮助他做得更好。
孩子每做好一件事,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鼓励要落到实处,不是一句“你真棒”“你做得很好”敷衍了事,而是可以拿具体的成就鼓励孩子,可以说:
“你的线条画得很流畅,很好看!”
“你会分享玩具给好朋友,妈妈觉得你很有礼貌。”
“你会收拾玩具,你长大了,懂事了!”
3、让孩子感觉被重视。
在胆小不自信的孩子面前,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放下你的地位你的架子,蹲下来,让孩子感觉你也有做不好的时候,也有需要他帮手的时候,向孩子“示弱”也是一个好办法。
假装笨,假装自己不会做,让孩子帮助你:
“宝宝,你可以帮我拿一下衣服到房间里吗?”
“你可以帮我擦一下桌子吗?”
他帮你的忙,最后一定要认真感谢:
“你现在是妈妈的小帮手了,妈妈觉得好开心哦!”
“你会做那么多事情啦!真是太了不起啦!”
日常生活很有小家务是完全可以交给孩子完成的。让他不断体验成就感,体验被重视的感受,胆量和自信就慢慢提升了。
4、带孩子到大自然撒野狂欢
锻炼孩子胆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孩子放到大自然中,让他撒野,让他没心没肺地玩耍,泼水、踩泥巴、爬树等等,让孩子尽情释放自己的内在能量,尽情玩耍,无所顾虑!
特别是四岁的孩子,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好,自我意识又特别强烈,这个时候的孩子应该是最疯最好玩的时候,只要好好引导,他们会爆发惊人的力量!
5、耐心等待
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
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
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6、愿意让孩子吃苦
忍心让孩子吃苦的家长真的不多。
“吃苦”不是一定要把孩子置于一个难以完成任务的境地,而是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里鼓励他做得更好,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倍的努力。成长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吃点苦,才能更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锻炼他们成为更棒更出色的人。
能够吃苦的孩子心里素质一定不会太差,心里素质好,不会因为挫败就退缩,而是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迎难而上。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有自己会发光的地方。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放弃教他、鼓励他,而是放开手让他去探索去尝试,但也不强迫他,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留言区话题讨论:
# 说说你家宝宝拥有的性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