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准“最近发展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2014-05-24 21:19:47)
分类: 教学案例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很重要。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在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从最近发展区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利于创造新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改善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下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例 ,谈谈我在实践中的认识和感悟

片段一:

出示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画卷。

师:我想给这幅画镶一个玻璃相框,你有什么办法?怎样才能知道这幅画的面积呢?

生:用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它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分米。

生:可以在这幅画上画一画,将它分成1平方分米的小方格,看看能画几个小方格它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分米。

生:用面积计来量一量,看看有几个1平方分米它的面积就是

几平方分米。

生:用一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先横着摆一行,再竖着摆一行,然后把它们相乘就是它的面积。

生:用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行数=长方形的面积。

我表扬了孩子们能用原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他们在课堂学习新知之前,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已知图形的面积,在这里我将他们对面积的理解提升了一个高度,由对图形面积的理解延伸到生活中的有关面积的知识,依托一些旧知,在旧知的基础上发展深化,学生对所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层层深入,并提炼出公式,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有效地“脚手架”

片段二:

出示画有方格图的图画,说一说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生:一行有五个小方格,有三行,3×5=15平方分米。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行数,3×5=15平方分米。

师:在这里数字3和5还可以表示什么?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5表示长方形的长,3表示长方形的宽,因为一行有5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边长是一分米,5个小方格就是边长是5分米,就表示长方形的长。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数学知识是有体系的,有阶梯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有一定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同化、扩充、形成新的知识。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这一个环节中,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解一个图形中包含几个面积单位的算法和面积单位的计算方方法的探究教学的切入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一行有几个小方格和长方形长的关系,行数和长方形宽的关系,因些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找准旧知识连接点,把握关键,让学生自己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同化与认知的迁移,实现有效的建构。

片段三: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长是9米.宽是7米。

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怎样算的?将长方形变形为长8米,宽7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长是7米,宽是7米,它是一个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为什么?

生:它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7×7=49平方米。

生;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它的边长。所以它的面积=边长×边长。

在探究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过程中,我找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计算长方形面积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造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实现认知迁移与自主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积累学习经验。

由以上几个片段可以看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它既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善启善诱,大胆实践,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投入,高水平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实现“可能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向“现实发展水平”持续转化,科学地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又将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到新的最近发展区,循环往复,使学生的学习一步一步地向前深化,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精彩无限,更加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