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一课时)
(2017-10-13 07:32:02)
一、设计理念:
二、教学分析:
1、地位与作用:《溶液的酸碱性》是九年级化学最新修订版(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知识是继溶液后的一个关于溶液知识升华的知识内容。该知识是一个承前和继后的过渡知识。学好这节知识内容,既对后面知识起铺垫作用,又能使同学们对生活中一些有关物质酸碱性的知识有起码的了解,。同时本节知识是酸、碱、盐的起点知识,定性地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PH试纸定量的测量溶液的酸碱度,为后面系统学习酸、碱、盐做好知识准备。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①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酸碱指示剂与PH的检验方法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5、教法:阅读法、实验探究法。
6、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三、教学准备
自制的紫甘蓝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石灰水、肥皂水、自制点滴板、PH试纸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活动设计意图 |
让小组展示自制的紫甘蓝溶液、白醋、肥皂水 |
以小组单位将自制的紫甘蓝分别滴入盛有白醋、肥皂水自制点滴板中,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
通过实验过程中明显的颜色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
布置阅读内容 |
阅读本节课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下面的探究作铺垫 |
多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一:向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石灰水、Na2CO3溶液、NaCl溶液、肥皂水中分别滴入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
小组活动一:向自制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几滴白醋、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NaCl溶液、Na2CO3溶液、肥皂水再向上述每种溶液中分别滴入2—3滴石蕊溶液。观察并描述现象,进行总结。 |
培养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
播放视频:波义耳发现指示剂 |
观看、思考 |
运用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
多媒体展示探究活动二:测定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石灰水、Na2CO3溶液、水、肥皂水的PH。巡查各小组实验情况 |
小组活动三:测定HCl溶液、H2SO4溶液、NaOH溶液、白醋、NaCl溶液、石灰水、Na2CO3溶液、水、肥皂水的PH,记录实验结果 |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PH的检验方法,认识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突破本节的重点难点。学习PH测定的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
解疑答惑 |
各小组将测得的PH进行对比、交流、讨论,提出疑问。 |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
小结 |
展示本节课收获 |
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概括、反思,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
布置作业 |
1、查阅资料找出生活中能制取指示剂的物品 2、自制2种指示剂在课堂上展示。 |
培养学生查阅整理、使用资料的能力。认识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使学生树立学习化学、进行化学研究的目标。 |
六、板书设计
一、溶液的酸碱性
1、 酸性溶液
2、PH测定方法:将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七、教学反思:
1、本节在课前让学生自制紫甘蓝汁液、肥皂水、自制点滴板、自带白醋。学生提前准备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生用冰箱中的冰晶盒、盛装片状固体药品的铝塑板等代替点滴板,非常具有创意。
3、将白醋、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肥皂水、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氯化钠溶液、水、矿泉水滴在自制的点滴板上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同时测定其对应物质的PH,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经历参与,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学生在做化学中获得知识同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4、本节课以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