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匠人精神》读后感

(2024-08-10 18:17:43)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随笔

近日,接触到一本书《匠人精神》,封面上一行显眼的字“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正是这行字吸引自己细细品读。《匠人精神》的作者是日本的秋山利辉,他不仅打造一流的家具,更培养造就一流的人才。作者介绍,世人对“工匠”的印象大多不太好,认为他们顽固、不随和,但真正的工匠并不是如此。秋山利辉先生眼中,只有品行良好的人才能制作出精致的产品,因此培养工匠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

作者秋山利辉先生创立秋山木工集团,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十分独特——学徒制。这种被世人普遍理解为“过时”的教授与学习制度,在秋山木工集团执行的近乎于严苛,又因为其成功重新被追捧。秋山利辉先生培养的工匠,不仅技术精湛且品行优良,在于其“育人”体系的完整和精准。

教师的事业是教书育人,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而,从《匠人精神》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些“育人”的共通点。

一、“匠人须知三十条”——晨读以振奋“匠人精神”

“匠人须知”,是准许人开始工作的一些条件。“匠人须知”是工匠们早晨必须朗诵的内容。晨读的内容不仅振奋精神,更是时时刻刻提醒“一流的工匠是怎样的工匠”,自己须不断努力追求。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诸如此类的条件强调工匠们的工作态度。“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这些不断提醒工匠们谦虚才能成长,一流人才应有积极心态并对他人心怀感激。对于学生而言,积极阳光的心态、良好的时间观念同样十分的重要。高中阶段,高考升学的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令人深感学海无涯,若沉溺其中,必然苦不堪言。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合理的时间规划,不仅助力舟行稳健,更能使事半功倍。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积极思考的人;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指出思考在学习及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些与高中学习更加契合。新课程标准凝练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即体现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二、“每天拿出101%的努力挑战工作”

秋山利辉先生在书中叙述,每天200%的气力去工作,是拼命努力,有“蛮干”之意,又难以持续,是不可行的。每天100%的努力,长此以往会发现每天只能使出80%的气力,长久下去会令自己不断懈怠,更是不可取的。

教学实践中,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们对学生的鼓励,也是期许学生以更饱满的精神来对待学习。曾看到一则励志标语,是著名的“1.010.99法则”,1.01365=37.80.99365=0.03。每天拿出101%的努力,是今天比昨天多1%的投入与努力,这样的坚持不会很为难,但正是这样的集涓流以成江海,效果会十分明显。

三、“让学徒在绘图本上写报告”

秋山木工的学徒们完成工作现场的作业任务后,仍有一件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在绘图本上写报告。工作报告的内容是当日所做工作的记录,主要是对没有做好或不会做的事情记录,并探究原因。

这报告像极了老师要求学生们做的纠错与反思。首先,每天的整理与归纳,使得知识脉络清晰,既巩固所学知识,反思当天的学习的得与失,又可以明确目标,指导今后的学习。其次,采用纸质书写的形式,有利于加强记忆,也方便复习时的查阅、巩固。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每日总结、每日反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过程性的思维品质。这也正是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能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工匠培养过程的三个部分:准备——面对态度;过程——持之以恒的努力;完成——总结与反思,与教育事业有着“育人”的共同目标,因此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关注地理学科思维品质,真正地启发思维、启迪智慧,落实,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学设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