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2021-01-21 10:28:3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随笔 |
朋友推荐我读《傅雷家书》,初时,我感到不解,家书而已,何必编成一本书。但细细读之,我便被里面至真至诚的一百八十七封漂洋过海的家信所深深感动。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更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傅雷的思想,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也给我们家长提供了许多教导之方。
读《傅雷家书》,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傅雷的爱子情深。
众所周知,中国人不善于表达,可是傅雷为每一位父亲做了示范。他从不吝啬亲热的称呼,信中像“好孩子”“聪”“幸运的孩子”这类的称呼不难见到。
他也不会因维护传统父亲端严的形象而隐去那么多的焦急与思念,你看,信的第一句已足以说明所有的想念:“自昨天起我们开始等你的信了”“你的信今天终于收到了,很快慰” “能够起床了,就想到给你写信”……一向要求严厉的傅雷在信中从不羞于表达自己的渴盼、焦急与欣喜。
还有这样的句子“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读到这,我的眼睛已湿润,父母辛辛苦苦将儿女哺育成人,盼他们成龙成风,但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对于长大的孩子,我们既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骨肉之情,难以割舍。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吧!
除了这些深厚的父爱,家书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有傅雷对儿子的教导和鼓励。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困难不气馁,获得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细读内容,读得越深,我越羡慕傅聪有这样一位睿智而才华横溢的父亲,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处处扶掖,时时提醒。从音乐曲艺到诗歌绘画,从为人处事到历史哲学,从亲情爱情到相处之道。傅雷对儿子的教导是那么明智,他总是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积极地与儿子进行沟通,进而解决问题,应该说傅雷的教导为傅聪走向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想想我们周围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临社会的千变万化,孩子们如何去应对,我们作为父母也总是希望能用我们走过的经验,提醒孩子们少走弯路,多踏捷径,期望他们能比我们“更上一层楼”。虽然反复的提醒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但我们依然是一句句,一次次,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朋友们,《傅雷家书》真的是一部适合所有人读的好书!少年人读《傅雷家书》,是仰望一个年轻耀眼而丰盈坚挺的生命;父母们读《傅雷家书》,是借此丈量自己走过的每一寸教育之路。
传扬家风,品读《傅雷家书》,让我们学习傅雷夫妇,做睿智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