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研究

(2015-05-19 19:44:12)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教学论文

 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研究

一、       课题的提出

文学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他继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汉字语言的无限魅力。在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名著阅读的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阅读名著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新课标下的名著教学,不仅要能够应试,更要以培养学生的德育为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因此,回归经典,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2、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名著阅读积累的方法

3、引导学生从名著中学习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完善学生自身人格。

三、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法   经验总结法    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科学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布置适宜的阅读量。根据学生可能用来读书的时间及阅读的速度,测算出学生每天能读多少页,读完一本书大概要多长时间,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不能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几天内读完一本书,那样只能是走马观花,得不到好的阅读效果。其次,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合理安排每天的读书时间。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阅读基础也不一样。所以学生要自己制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在什么时候,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根据教师布置的阅读内容,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以及假期的阅读量。最后,我们要考虑到学生不仅学习语文这一门学科,还有其他的学业要完成。一般来说初一时,学生每天可以安排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初二以后作业量有所增加,阅读时间相对要少点,半个小时左右。到初三,面临毕业升学考试,阅读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要抓紧初一、初二和寒暑假的时间多读一点。其他时间则力争养成学生每天读一点课外书的习惯,哪怕是睡前的十分钟阅读。

在阅读的初始阶段,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作品,以及一些篇幅较短的文学名著,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选》、《海底两万里》等。接下来,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写读书笔记,积累语言,训练语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他们的语文素养。进一步阅读一些长篇文学名著,如《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等。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中十分重要。在名著阅读中,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既能让老师从中掌握学生阅读的情况,又能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并为应对中考打下基础。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下面举一些可行的方法:

1、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请学生作阅读展示。

2、还可以举行关于整本书的知识竞赛,题目可以是老师搜集的,也可以是从全班学生自编题目中精选的。

3、开设“影视作品与名著阅读”第二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组织学生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另外,还可组织读后感写作竞赛、讲故事比赛、记者招待会、片段剧表演等,教师在现场给予指导。

(三)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积累的方法。

古人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认为,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首先以教读课的材料为例子,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在教《社戏》时,我尝试给学生作了个范例,根据课文的常识和内容出示了几个相关的命题:1.作者的积累;2.作品的积累:如《呐喊》、《朝花夕拾》的介绍;3.景物描写的作用;4.文中出现人物的性格特点;5.文中重点的事件。由此,把欣赏小说的方法:1.整体性品评,阅读小说后体会它的布局谋篇、刻画人物、展现情节的妙处。2.线条式品析,从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绘,人物心理的刻画,环境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诸多线条中抽出“一条”来咀嚼。介绍方法后让学生从模仿中学会深入思考,再进一步地挖掘小说的主题。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以求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进行阅读积累具体的方法有:

1、摘抄法。摘抄精彩片段。可以每周一篇,也可根据书的内容的多少订下总的摘抄篇数,各篇不能是相连的内容,每篇不少于200字。

2、写故事梗概。学生可结合书前面的序言写一则3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3、写片段简评。最好是写所摘的精彩片段的评析,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如《繁星.春水》,则让学生多诵读,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从而深入诗境,产生共鸣,达到目的。

4、写读后感。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体味小说给自己的人生启示。对《童

年》,因故事曲折扣人心弦,我就教学生先理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再关注人物性格、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突出的艺术特色,从而受益,提高欣赏能力。

(四)引导学生从名著阅读中加强自身修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仅是欣赏和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感染和受教益的过程。面对名著中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学生总是与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对照、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尤其是大量的表现英雄人物的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更会使学生受到教育,他们不仅会从心中崇敬保尔·柯察金、林道静等,而且会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他们,仿效他们,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加强自己的意志,净化自己的灵魂。所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学生可以从这些经典名著的作家身上或从作品的形象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健康的思想情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名著阅读,学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课外阅读时间。养成了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不仅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通过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积累方法,使学生具有了初步的独立阅读名著的能力。在应试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完成考试的考察要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学生受到名著中优秀文化内涵的影响,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上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名著阅读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名著中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以及其中优美的语言段落,成为写作时的一个良好素材。再者,名著中的语言魅力,可以感染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不自觉地学习名著中的语言模式,以此增加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文采。

 

 

 

研究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名著阅读的教学指导。学生在学校和回家之后,能够充分地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名著阅读。合理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在假期中阅读适量的名著。在阅读中,学生能够做好摘抄和积累的工作,并从中学到许多有益于课内外的知识。这不仅让他们有了阅读文学名著的浓厚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同时名著阅读的积累摘抄,也为他们积攒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缓解了无话可说,无例可举得尴尬局面。同时,在应试中,对名著阅读的考察也不再是无从答起,能够有方法的轻松面对。虽然名著阅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遗传素质和不同的家庭、社会成长环境,实际上他们阅读理解的差异很大。对于读书也是如此,学生们在同一段时间内读书的内容不一,读书的进度不一,读书的量不一,在进行读书交流和一些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交流断层的局面。面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该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