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鉴》在材料的分配上并不均匀,其中战国到三国共646年,78卷。晋到隋历时353年,106卷。唐五代343年,110卷。这主要受制于史料的详略。三国以前史料的主要来源是前四史,并没有新的材料,因此内容极其简略。西晋到隋这一时期在编写时无疑参考了新的史料,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已无法分辨信史。而唐五代部分则运用了大量新史料,内容所占的
比重也最大,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北宋时期,天下承平曰久,文化发展迅速,私人藏书大量增加,很多失传的史书比如唐代
的国史、实录、时政记等都重现于世,因此司马光在编撰这一部分史书的时候,对于其时种种
野史、官史、谱录、墓志、行状、碑碣材料无不毕览,今人认为书中所引用的材料有200余种。
在《通鉴》的具体内容上,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为开端,这一年周王正式承认
三家分晋,因为史书的目的即在于“史鉴”,司马光于此作了第一篇议论——“臣光曰”。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不及当代史。纪年的体例上,凡是一年有几个年号的,《通鉴》一律用最后一个。分裂时期,三国用魏、晋的年号,南北朝则用南朝。
……………………………………………………………………………………………………………………………………………………………………
下载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或【链接失效】等问题,请留言告知!
本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
……………………………………………………………………………………………………………………………………………………………………该书籍由网友制作上传“免费PDF电子书”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自行删除!
注:请尊重原作者和出版社的版权,如果确实喜欢,请购买正版,
多向您的朋友介绍这里,谢谢支持。所有书籍均是完全版,请放心下载.如出现残缺版本,欢迎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