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
西安市东方中学 严凯
15332481326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是综合实践能力。
人的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http://s13/mw690/004i1CGDzy75fOGdtGkec&690
人的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是综合实践能力。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人的素养是通过行为表现体现出来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共识。按照控制论的黑箱方法,如何探查一个系统其内在结构和功能,可以通过输入信息,观察系统的输出信息来判断。人就是一个系统,人的素养如何,只能通过其对外界的各种反应特征去观察和表征。
其次,人的素养虽然是通过一个一个具体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成长过程,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实践作为认知的一个环节介入学习过程。在认知过程中,体现着丰富的核心素养价值生成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经过反思抽象为认知对象,上升为认识的对象,这是实践对认识的增殖。
其三,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呈现综合性的特点,其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人的素养的外化有两种形式,文化交流实践与社会生产性实践。
综合实践能力有两个层次。一是认知性综合实践能力,二是社会性综合实践。
认知性综合实践能力是指把综合实践作为认知中介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例如,学习牛顿定律,会采用实验的方式,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外力的关系,使用实验工具及实验方法获得物理规律的能力就是认知性综合实践能力。
社会性综合实践能力是指把实践作为认知的目标,常见的形式有参观、游学、设计制作、生产活动等。这是通过综合实践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