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大新闻-平安保险出大事了

(2016-03-04 15:07:14)
标签:

北京市金融街

平安保险

北京客户

维权

平安公司

分类: 新闻
  2015年12月30日一大早,位于北京市金融街平安大厦门口,聚集了从各路而来的600多位受难者,他们大多都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老客户。


  10亿元打水漂

  千余名北京客户面临产品兑付危机


  现场维权的投资者介绍:他们分别于2014年及2015年购买了平安公司的理财产品——"金赛银",投资门槛50万起,据当时平安的销售人员称“该产品仅回馈平安公司老客户,是平安的保本保息产品,年利率10%,约定按季付息,无任何风险。是非常安全的一个产品。然而产品到期后,他们却纷纷发现该产品血本无归,无法兑付的投资本息达10个多亿元。这些投资者表示完全不能接受这一结果。


  据了解,涉及其中的受害人千数人之上。被骗金额十亿多元,这些平安保险的老客户面临着血本无归,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其实,这已经不是这些老客户第一次集体维权。自4月初兑付危机出现后,他们从9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他们各自曾多次找平安公司要说法但始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无奈之下,她们才开始了集体维权之路。至今已经维权32次。

  平安方回应:

  非我公司理财产品,200多名销售人员的“飞单”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100436.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25T03.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35L24.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422957.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640250.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543D1.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H01F.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J0509.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PD47.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RW49.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9204D.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4594L26.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50011263.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5003ID.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50112K6.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50144494.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50211408.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5023W33.png

/news/uploads/allimg/160304/1-16030415030QH.png

  兑付危机发生后,在数百名老客户的强烈要求下,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出面回应:“该产品平安保险官方从未参与销售,这些是销售人员的‘飞单’私下销售非公司理财产品的行为。诸位客户也可以走法律途径。”

  销售人员表态:

  是公司领导安排销售该理财产品

  对于平安保险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曾参与该产品销售的销售人员却不认可。曾参与该理财产品销售的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销售人员均称:是公司领导安排自己销售的该产品,自己确实也在向客户的介绍中多次说明该产品就是平安旗下产品。


  维权代表:

  平安一直拿合同漏洞等着客户钻?

  同时,数百名平安老客户也无法接受平安保险相关负责人的回应。维权者表示:“

  首先,我们是因为信任平安是大公司,才从平安保险的销售人员手中购买的该理财产品,此产品由平安银行托管,平安银行资金监管。那怎么这事就成了业务员的“个人行为”?如果平安的员工和平安老总不能代表平安,那么谁能代表平安?

  其次,平安方面现在以合同上并未盖平安保险的章为由,否认该产品是平安的产品。但是我们都是平安多年的老客户,请问我们作为理财者,如何判别哪些究竟是平安的产品?是否可以理解为平安一直拿合同漏洞等着客户钻?

  再次,这批无法兑付的理财产品,购买者均是平安保险的老客户,而不是理财产品中涉及的“金赛银”的客户,我们都没有跟“金赛银”这家公司及公司工作人员产生过任何往来。

  而且,涉及此产品的销售人员承认并以书面证明是平安保险北京分公司的行为,非个人销售行为。平安保险公开组织培训业务员一起销售此款理财产品,多个营业部整体参与,钱也都是平安业务员收走的,他们不相信业务员一起进行“飞单”行为,且还敢明目张胆来签约。

  受难者11月23号开始在北京市经侦总队集体报案,但经侦没有对平安销售诈骗立案。经侦办案依旧按“金赛银”非吸办案,很长时间了没有消息,做笔录完全是走过程的一种模式化形式。如果警察和办案人员把我们定为“参与非吸”,就证明此案隐藏着巨大的腐败,一定是某些人侵吞了百姓的钱再把后果转嫁到百姓身上,来掩盖他的罪责以至逃之夭夭。因为当初的合同是被骗签署的,是无效合同!千数名平安保险老客户却一致认为是“平安公司用专业人士的专业技巧为非专业理财人士设了一个圈套”。

  自盘古开天地,杀人偿命、借债还钱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他们也想有尊严的活着,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他们要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

  恳请党中央为民做主,还百姓公道。追究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的责任,勒令追查中国平安违法乱纪的欺骗行为,查清事实真相,早日返还这些平民百姓的血汗钱!

  众多的受害者恳请党中央在百忙中过问此事,救救这些身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他们向您们发出呼救,请给众多受害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首都被平安欺骗的千人受害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