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象征吉祥古人种柳很讲究

标签:
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柳树 |
分类: 绿色知识库 |
http://www.green007.net:8080/mis/kindupload/image/20190311/20190311165402_972.jpg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诗经·小雅·采薇》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暗花明”、“桃红柳绿”……歌咏春天的词句中,也少不了“柳”。
同时,柳树又是吉祥的象征。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界认为,柳枝充满神性,如南海观音的形象为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古人相信“柳可驱鬼”,故柳树又有“鬼怖木”的别称。南北朝时,民间已出现了门前插柳的风俗。《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唐宋时,清明节“插柳”、“折柳”、“戴柳圈”的风俗已形成,皇家甚至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办。《酉阳杂俎》中记载:“三月三日,(朝廷)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免虿毒。”当时唐朝都城广植柳树,所以到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外柳絮飞舞。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条亦称:北宋京城汴梁,“家家以柳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北宋的都城汴梁,柳树的数量也远远多于槐树。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大大小小的树木约有170多棵,其中柳树占了大多数,堂前屋后,路旁水边,总不少曼妙柳姿。
古人种柳也很讲究,如“前不栽桑,后不种柳”,具体栽植位置又以庭院两侧为宜,以左为好:“东柳西桑,进益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