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
(2020-01-17 10:14:33)
标签:
陈老师不良资产处置合规风险信贷法律助理莹莹18715095571 |
分类: 课程大纲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专题培训课纲
(两天)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
课程简介:通过大量实例讲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技巧、风险化解方案的制定、信贷法律风险控制热点难点问题,内容涵盖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处置原则、清收思路及谈判技巧、风险化解与不良资产盘活、疑难问题解析及案例分享,同时包括《物权法》、《公司法》、《破产法》中重要原则的应用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资产保全人员、法律事务人员、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处置能力,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贴近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
授课对象:中高层风险管理人员、内控合规管理人员、法律事务管理人员、信贷审批人员、资产保全人员、客户经理等
课纲 :
导论:2019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面临的形势分析
(一)监管中关于资产质量真实性的问题如何降低偏离率
(二)财务中关于新的记账规则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不良处置的影响
营企业发展,降杠杆
(三)形势中关于1756号文的政策导向问题不良资产处置回归本源
(四)内部管理中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及实体经济政策的变化不良资产成因的分析及对策
一、不良资产清收方式及创新
(一)从“侨兴债事件”“某发银行案”谈依法清收
红线:五级分类失真或人为调整;违规通过重组、虚假盘活、过桥贷款、以贷收贷、回购协议掩盖质量;非洁净或虚假出表;空壳公司承接不良。
(二)处置不良资产的前提:不良资产的价值判断
(三)不良资产清收常规方式存在的难点问题
(四)不良资产清收创新方式的运用
1、破产重整或清算 (案例)
2、公司人格否认 (案例)
3、打包转让委托清收(案件)
4、资产证券化
5、刑事手段
二、清收技巧与诉讼执行
(一)经典案例介绍
1、“声东击西”4.4亿元现金清收史末
2、“釜底抽薪”3.6亿元执行款分配史末
3、“反间计“2000万破产债权回收史末
4、“欲擒故纵“2200万债权他人执行回收史末
(二)谈判持巧
1、案例:擒贼先擒王
2、案例:打蛇打七寸
3、案例:借刀杀人
4、案例:杀一儆百
5、案例:围魏救赵
(三)诉讼与执行的技巧(催、查、谈、诉、执)
1、如何催收
2、财产线索的查找(挖、赏、套、聘、申)
3、诉讼保全的目的与时机
4、诉讼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5、执行进行中
(四)涉及保全工作最新司法解释的应用
三、风险化解与不良资产盘活
(一)展期与借新还旧中的风险识别
1、案例:名为流贷实为借新还旧新增加保证人脱保
2、案例:倒贷过程中银行帮助企业拆借、用途不实导致保证人脱保
(二)诉讼时效、保证期间、担保物权存续期间
1、案例:在担保债务已经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情形下,不再适用有关保证期间的规定。
2、案例:只要是发生在最高额保证期间内,不超过最高限额的债务的余额,最高额保证人均应承担保证责任。
(三)资产重组中的风险识别
1、确保控制抵押物
2、确保对借款人的追偿权
3、确保合同效力
4、确保时效不经过
案例:通增过加保证人授信实现保证人代偿引发诉讼
(四)强制执行公证的运用
1、强制执行公司的意义。
2、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范围
3、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的不可诉性。
4、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的债权依法转让后,受让人可持原公证书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
问题:担保类合同能否办理强制执行公证
(五)律师聘用管理
1、律师的选择
2、律师的激励
3、聘用协议的签订
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疑难问题解析与案例分享
(一)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情形和处理(预设条款的合理运用)
1、贷款提前到期的应用
2、预设条款
(二)关于债务人各类存款等资产扣收问题(抵销权的合理运用)
1、贷款到期前提前扣划质押的定期存单是否有效?
2、扣划存款抵销贷款应具备的条件?
(三)关于保证金处理问题
案例:最高院指导性案例分析
(四)关于抵押资产长租约问题
案例:如何识别抵押物长租约存在的风险
(五)关于工程款优先权、购房人优先权问题
案例:房地产开发项目抵押的风险控制
(六)关于抵押预告登记能否取得抵押优先权问题
1、抵押权预告登记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2、不良处置中涉及的优先权与阶段性担保问题(案例)
3、抵押权预告登记与司法预查封优先权问题(案例)
(七)不良资产处置中涉及民刑交叉的几个问题及风险控制
1、民刑交叉案件的表现形式
案例:担保欺诈风险
2、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置原则
案例:违法发放贷款风险
(八)影响信贷合同效力的重要因素
1、信贷合同无效的后果及可能影响效力的情形
2、影响合同效力因素
重要档案
主体资格
印章使用
夫妻一方担保的效力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九)新公司法框架下的银行债权保护
1、有权机构决议的审查原则及风险控制
2、股东实际出资不到位的风险控制
3、隐名股东异议风险
(十)《民法总则》实施对信贷业务的影响
1、民商主体的变化
2、信贷业务中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