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河北黄骅南海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转)

标签:
文化 |
作者:郝风博
山水公园
摘要:南海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以现代风水理论为基础,变出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交融的理念,通过挖湖堆山、空间营造、铺草种树、视线引导形成优美的山水景观格局,利用现代布景造园手法,灵活运用设计语汇,设置文娱内容,打造公园亮点,使之成为一座大型山水景观综合性公园。
南海公园是黄骅市政府拟将打造的一处大型山水景观综合性公园和绿色城市氧吧,也是黄骅未来生态宜居核心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黄骅市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其规划设计的愿景是以绿基调、以水为特色,以山为亮点,通过现代风水理论和造园手法,将绿色生态、健康活力、文化娱乐、和谐友爱的设计理念和生活方式融入公园之中,全力打造黄骅市新的旅游景点和城市名片。
1、
黄骅市位于华北东部、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部,是京津冀城镇群中“沧州—黄骅”联合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沧州渤海新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发展节点。南海公园项目位于黄骅市西南部的老城区内,石港路(307国道)以南,神华大街以东,铁路以北,距离黄骅市政府约1km,是迎宾大街向南延伸的终点(图1)。公园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一期建设面积40万平方米(图2)。场地北侧为居民区和一处景观水体,西北角为一所学校,周边现状多为农田、水塘。场地内部建设条件良好,多为坑塘水体,地势较低,除高架输电线外,仅有少量的民房需要拆迁。
图1
黄骅老城区内,公园或者集中绿地匮乏且功能不完善,综合性的公园仅有人民公园一处,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不足4.2万平方米;另外一处位于南海公园场地北侧的景观水体,功能单一、缺乏人气。而南海公司位于黄骅老城区边缘,且周边用地规划以居住为主,兼有商业、教育及行政办公等多种用地性质。因此,南海公园的建设将有利于满足居民的游憩需求、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加快城市建设,打造黄骅市生态宜居核心片区。
2、
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公园应具有合理的空间布、动能要求,景观美感和使用的舒适性且细节和处理要有思想、有内涵,可以吸引人、打动人、让人流连忘返,这一切归根到底就是设计理念的体现。同样,南海公园的规划设计在充分考虑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反复推敲,确定了以现代风水理论为基础,构建公园的景观架构,以生态设计为宗旨,体现公园景观特色,以文化传承为精髓,展示公司景观内涵的核心理念。
掇山:山主气,穴前无山,则一望无际前为空,山能迎气、生气、聚气、藏气,而山又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故依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挖湖堆山,形成湖面、水体、山体、岛屿、绿地相间分布的“山水聚合、藏风得水”的空间格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
理水:风水中尤重水流之形,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故水体不宜直来直去、奔流而出,而应弯曲平缓、迂回自然。设计中,将场地内的现状水渠扩大,形成水面,以聚气、聚财。同时将“如意湖:概念进行化,修饰岸线形态,合理组织水流方向、整合湖中山体的形态和位置,完善各种功能(图3)。
种植:植物是一种有机体,它可以产生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产生负氧离子及抗 生素等各类物质,这与风水理论中植物会产生气场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设计中要突出适地适树和生态设计原则,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合理的栽植方位,形态、色彩、习性之间的均衡配置,体现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考虑黄骅盛行西南风且北侧为主要的观赏面,故在场地西南侧形成较高的地形起伏,并用植物形成屏障,以挡风聚气。
南海公园规划设计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的减小对环境的破坏,构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公园生态系统,实现景观本地化、节约化、自然化、过程化及人人参与的设计目标,从而唤起人们对于生态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例如,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体的主要水源并用于绿化浇灌,尽量使用透水材料作为地面铺装,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另外,根据水位变化设计两级生态驳岸,并以蜂巢护垫与蜂巢网箱取代传统的硬质驳岸,水流中的淤泥沉淀于蜂巢网箱的填石缝隙中,有利于驳岸上植物的生长。该生态驳岸保证了水体与地下水之间的水、气和物质的交换,加强了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抗洪能力,促进了水陆生态平衡。
黄骅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拥有秦代丱兮城遗址,郛堤城遗址等多处文化遗址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绘画、面花制作、渔鼓戏、麒麟舞、五虎棍等民间艺术形式已广为人知,而“冬枣之乡”更是声明远扬。此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以及饮食文化也是黄骅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南海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对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挖掘,传承历史文脉,提炼景观要素,构建具有黄骅城市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景观内涵,展现“渤海明珠、华北水城”的城市风采,使其成为可游可赏,传承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3、
南海公园是以展示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兼顾市民休闲、娱乐、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开放式城市山水公园(图4、5)。
公园以“山水花园、城市氧吧”为特色,以展示黄骅的城市形象和历史文化为亮点,综合运用中、西方现代造园理论和景观处理手法,通过挖湖堆山,构建怡人的山水景观格局,并以水作为切入点,以水造景、以水取胜,突出水的特色,做活水的文章,打造“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特色水景公园。此外,突出生态设计,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并将休闲与运动的概念融入其中,增加公众的参与性。
4、
依据南海公园的功能定位,结合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将公园划分为入口广场区、儿童活动区、滨水景观区、静谧养生区、生态密林区、文娱活动区、水上活动区以及疏林草地区在内的8个功能区和以文化广场——古今交融、时沿广场——扬帆远行、儿童乐园——游戏童年、滨水景观——湖岸觅趣、湖中翠屏——静谧养生、水上美景——湖中畅游、文娱活动——健康生活为主的7大特色景点。现以部分景点为例阐述景观特色。
文化景观的营造旨在挖掘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脉,探寻文化主题,打造公园的特色亮点,提升品质与内涵,引起游客的精神共鸣。南海公园北侧的两个出入口广场,兼顾了公园出入口与城市广场的双重功能。它不仅是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具体来说,文化广场位于南海公园的东北部,黄骅城市中轴线的南端,是黄骅历史文脉向南延伸的重要节点。该广场以“简洁大气、古今交融”为主题,通过简练、概括的设计手法,强调形象、功能、环境三大要素,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特别是“海中仙山”主题雕塑、历史文化墙、麒麟草塑、大型音乐喷泉等内容,营造出特色鲜明且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迎宾广场(图10);而位于西北角的时尚广场则与石港路北侧的景观水体遥相呼应,且与公园东部的文化广场相得益彰。时尚广场以“扬帆远航”为主题,寓意黄骅将依托港口优势,再创辉煌。设计中将喷泉、水面、花海、树阵等设计语汇融入广场之中,突出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四组“帆形”景观雕塑。成为时尚广场的点睛之笔。
http://s13/mw690/004i0svazy6IaEA7HnCec&690
公园是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要,提供舒缓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老人和儿童成为公园使用的主要群体。而儿童活动区则是公园娱乐景观的重点和亮点所以,南海公园儿童活动区是以“游戏童年”为主题,以人性化设计为原则,注重控索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展示性等特点,利用地形、水体、植物、色彩、形状和设施等要素,设计出符合儿童心里特征的游戏内容、游戏路线和游戏氛围,如趣味迷宫、成长步道、智慧架和创意塑胶活动场地等,营造一个充满激情与灵性,生态、趣味和科学于一体的游戏空间。此外,植物设计在儿童活动环境中也非常重要。植物围合的空间和光影变化对儿童是种吸引,可以激发他们去探险,去接触大自然的质感,支体验游玩的刺激性。因此,植物配置上形成春夏观花、夏季观叶、秋季观果和冬季观枝的四季景观,并在树形、花色、叶色和习性的选择等方面要新奇,能对有触觉、味觉、视觉和嗅觉的特征,突出表现植物景观的同时,增加体验、感受和认识自然的机会,寓教于乐。
城市公园见证了城市的发展、积淀着城市的文明、体现了城市的魅力、完善了城市的功能。南海公园的生态、娱乐和商业价值必将带动黄骅新一轮的城市开发建设。作为生态宜居片区建设的主引擎,南海公园在规划设计之初,就注重公园品质和内涵的打造,在灵活运用现代风水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挖湖堆山和植树造林形成优美的山水景观格局;利用优势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以生态设计为主线,以山水景观、文化景观和娱乐景观为内容,打造公园的特色与亮点。随着项目周边土地的升值与加速开发,大量的人流在此聚集,南海公园也将成为展示黄骅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新的城市名片。
转自《现代园林》杂志
盛世绿源
欧美风格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