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屋探源】解读王屋山(三)——自然遗产 天下一绝

(2014-09-02 21:01:24)
标签:

杂谈

http://s3/large/004hZuJNzy6LJsw2SYyb2天下一绝" TITLE="【王屋探源】解读王屋山(三)——自然遗产 天下一绝" />

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两次对王屋山做了实地考察后,指出“王屋山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学价值。”

一、从地质学角度讲:王屋山地域不大,但地质位处于山西高原上升和华北平原降位的边缘,位于我国一二级地形的陡坎上,深受山西板块和华北板块互相挤压和扭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和褶皱非常发达,构成相对高度差位大,有拔地通天之势,重崖叠嶂之姿,崖谷交织的地貌特征。因此各界系统地层裸露齐全,其中太古界和下、中、上古界地层出露最为广泛齐全。是河南、华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标准地球剖面,堪称地球演变史册,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可为地质科学的研究提供很重要的客观条件和实际资料,是研究地球演变科学的重要场所。

二、从植被角度讲:谢教授是用“多、过、古、特”八个字概括其植被特征的,一是种类繁多,王屋山共有种子植物(不含栽培植物)1374种,分属128科,552属。二是过渡性强。王屋山地理条件复杂,既有海拔400米之低山,又有海拔1700米的高山,

由于相对高度差位大,导致气候垂直变化也大,使植被种群垂直变化显示出多样性。这里虽说以暖温带的华北植物被系为主,但亦兼有华北、蒙古、西北、西南、华中植物区系的属系,甚至还有亚热带过度的具有热带边缘的植物种类。三是古老性,这里分布着第三纪,以及前纪的植物资源。四是特有植物种类多,王屋山受人类干预较少,保留了大面积的天然野生林,使得许多珍稀植物种类得以在此生存。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这里就有2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也近20余种。“王屋山是天然动植物资源库”,是研究动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理想科研基地和教学基地。

三、王屋山与中医药学关系至深。王屋山不但中药材种类繁多,并具种植药材的悠久历史。上古时医巫不分,由巫发展而来的中医与道或道教同源。早在道教产生之前,先民已把“药食同源”,“药借食味,食借药力”之说视为重要的防病健身方法。凡入王屋山为道者,莫不把兼修医术、行医施药、护人疾病视为“立仙之基”,“修仙积德之上功”。据《天坛王屋圣迹记》,王屋山神专指杜仲,他是西周时的方士,隐居王屋山,以一种树叶为食而长寿。世人视为王屋山神,称这种为杜仲树。据《玉阳山平阳洞仙人台显迹记》碑载:从唐代起平阳洞道士就有种药活动。山下有村名“药园”。药王孙思邈晚年在王屋行医采药,死后葬于王屋山,孙真人坟至今犹存。从其墓及翠微庵出土的唐砖宋瓦足以证明药王晚年活动于王屋山绝非讹传。“草生福地皆为药,人在名山总是仙。”享誉海外四大怀药就产生于王屋山周边地区杜仲、首乌、黄精、灵芝又誉为王屋山中四大宝。有学者说:“王屋山完全有资格向联合国申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双遗产。”

四、列渎称侯,济水为尊

历史上的济水何以列渎称候,实在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济源“以济水所出,因名。”据《史记》云,在周代之前,济水就已列为四渎之一。刘向赞曰:“四渎江、河、淮、济,何以视诸侯,能荡涤垢浊,能通百川于海焉,能荡出云雨焉,为德甚美故视诸侯也。”这些记载大概是济水被神化的源头,三伏三见说就是其演化的具体过程。三伏三见说源于《新唐书》,引许敬宗的话:“自温伏地过河,而出为荥,又伏而至曹、濮,散出於地合而东,汶水自南入之。”加上济水源头为王屋山顶的太乙池,潜行6里出为北海龙潭,正所谓“三伏三见”说也。“三伏三见”说是否属实,有待考证。岑仲勉先生在《黄河变迁史》中讲:“济水在黄河的影响下,其规模、流程、入海也不断变化,在一定阶段内为黄河正道,合称黄济。以此看,济水通百川入海应无可疑”。又据《山海经》、《禹贡》载:“王屋山多石,

水出焉。”“东流为济”,“泉源为

,流去为济。”可知,济水源出于王屋山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说王屋山顶太乙池水潜行6里,再现济源显然是附会之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