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太平元宝,一枚宋钱风格的辽钱大珍》作者: 五代泉人
http://s4/mw690/c0ec4d2dtx6DkSqUBnJf3&690
http://s1/mw690/c0ec4d2dtx6DkSrfKKI00&690
辽代一朝,雄踞中华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民风彪悍。因为经济相对落后,逐水游牧,商品经济尚处萌芽状态。辽朝辖域缺乏铜材,开国初期,所用流通货币,大多为同时代北宋王朝并以前朝代钱币,来源多为交换流通所致。钱币铸造是国家的权利,也是皇权、正统、威权的需要,据统计,辽代诸朝历代,均有钱币铸造,各种版别有数百种之多,但是数量均少。辽代钱币,风格独特,特点明显,钱币文字,多为汉字或是参照汉字创制的契丹文字,钱文书体和钱币形制一脉相承。尤其是钱文,多为楷间隶书,笔体拙朴,奔放率性。盖因草原民族性格豪放,汉文化学习不精,加之钱币铸造工艺粗疏所致,所以钱文、工艺和品相,大多粗糙。
辽代传九帝,自公元916年始,至1125年覆灭,共二百余年,历二十二个年号,均有钱币铸行,都有年号钱,多为元宝、通宝同铸。
一个偶然机会,笔者偶然收藏了一枚太平元宝,钱径24mm,穿径6mm,廓厚1mm,重4.2克,小平,铜质。是品,钱文真书,旋读,光背无文,钱文“太”字较小,“平”字较大,“元”字写法平实随意,笔画稚朴,整体粗陋。
本品太平元宝,因为有着宋钱风韵,钱币学界的断代认知,可为针锋相对。肯定是辽代钱币者不少,“这就是辽太平”。质疑者众,主要是钱币的钱文风格,与辽代钱币的一般特点相异。而且,因为本品太平元宝,与宋代的咸平元宝、治平元宝,钱币钱文字体相似,宛如一人书写,有人轻率地得出结论,认为可能是改刻钱。还有朋友认为,因为安南钱币是中国钱币的支脉,历史上就有仿铸中国宋代钱币的传统,太平元宝精整不足,制作粗疏,字体漫漶不清,可能是安南陈朝(1225-1400年)时期仿铸的北宋钱币。
那么,太平元宝,究竟是何国、何朝钱币呢?
第一、太平元宝的发现过程纯属偶然,甚至没有任何功利因素。
太平元宝,1995年5月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市北部地区,拆迁民居,陶罐窖藏,同时出土的古钱币共有数百枚,被拾荒者哄抢,笔者偶然得到了十数枚,其余下落不知。经考,笔者收藏又同一窖藏出土的古钱币,时代多为北、南宋和辽、金时期,还有数枚安南陈朝钱币。有金代明昌元宝篆书小平钱(1190-1196年铸),五代初桀燕皇帝刘守光铸造的大燕通宝小平钱(911年铸),中国货币史重要纲要钱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铸行的太平通宝篆书钱币(976-984年铸),均为同一窖藏。其中铸行时间最晚的钱币,是皇宋元宝,篆书,约铸于公元1253年,时为南宋理宗皇帝宝佑元年。依照考古学的一般规律,而且因为蒙元时期,弃用了宋朝以前流通钱币,从现有证据来看,以偏概全,可以大致断定为南宋末期或者元朝初期窖藏,是蒙古帝国逐鹿中原时期济南先民的埋藏。
第二、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的太平钱币,中外各国亦有多种。
太平通宝,北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铸行,宋代第一种年号钱。有楷书、隶书和篆书多种,工艺和书法精美、瑰丽,材料有金、银、铜、铁多质,钱文舒缓洒脱,端庄俊美,光背或有星月纹。
安南亦铸有太平钱币。公元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国,年号太平,开始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史称丁朝。立国12年,铸有钱币太平兴宝,“太”字写做“大”字,背“丁”字以记国姓。太平兴宝,受中国唐、宋钱币影响明显,制作工艺尚可,钱文架构紧凑,拙扑不精。太平兴宝,开安南钱币铸造之先河,是安南历史上的第一种自铸钱币。
日本亦铸有太平元宝。奈良时代,受开元通宝顺读的启发,日本元宝钱币的铸造,始自淳仁天皇的太平元宝银钱,铸于公元760年。据考证,日本太平元宝银钱,与中国唐朝中期“安燕”割据政权所铸顺天、得壹元宝,形成钱币历史上元宝钱币的最早称谓。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年),亦铸万年通宝铜钱和开基胜宝金钱。另外,镰仓时代(1129-1338年),日本民间也曾私铸太平通宝钱币,大多工艺粗糙,品相拙劣。
第三、民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多有收购古钱币的商贩,遗有古钱币收购的广告照片存世,上有钱币拓片,标有明确的年代、品种和收购价格。其中一枚钱币拓片,面文太平元宝,特点、风格与笔者收藏的太平元宝基本相同。可以肯定的是,民国时期北京钱商收购古钱币的广告,上有几十枚钱币拓片,全部是中国古钱币,而同版式太平元宝,被钱币商人认为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年间所铸太平元宝。从照片可知,拓录的太平元宝,与笔者收藏的太平元宝完全相同,应是同一版模。
另外,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998-1003年),铸有咸平元宝,年号钱,钱文真书旋读,传为真宗御笔,笔力雄劲,仅见小平,钱径25mm,重约4克,有铜、铁材质。本品太平元宝,与咸平元宝和治平元宝,除去“咸”字不同,其它“平、元、宝”三字,均十分相似,仿铸痕迹明显,应该不是偶然情况,应是以咸平元宝为模,稍加改造,翻铸而成,这也是符合辽代初期钱币铸行多有仿铸宋代钱币的传统。
目前已经确认无疑的辽圣宗太平元宝钱币,其中一个版式,凹凸流铜,品相更为拙劣,制造更加粗疏,多为辽国故地中国东北辽金钱币藏家所有,存世近十枚。本品太平元宝,数量孤少,已知存世量仅四五枚左右,十分珍罕。其中一枚民国时期的同版式太平元宝,目前下落不明。本版式太平元宝,网络上散见一品,书体、风格、特点完全一样,收藏者认为是安南钱币,根据不知,可能是臆断。
辽代太平钱币,无论元宝、通宝,都属辽钱大珍,总数在十枚以内,为国家重要文物,品级崇高,喜爱者众,相关钱币博物馆亦无收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和珍贵片段。因为年代久远,且当时铸造便少,存世几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年以来,相关钱币学人,本着历史的责任和对辽代钱币的钟爱,对辽代太平钱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剥去历史的迷雾,多有真知灼见,辽代太平钱币,已基本得到学界的理清和肯定。
因为历史记录缺乏、存世量寡少和研究的不深入,本板式太平元宝,是否是辽代钱币,笔者曾经一时迷惑,主要就是因为它的宋钱风格。而且制作粗疏,漫漶不清,不符合辽代钱币的一般通行特点。
有钱币藏家青蚨化蝶先生,网上偶有交流,对非辽代风格的辽代钱币见解独到,收藏有太平元宝钱币多枚,其中一枚太平元宝钱币,与本品完全一致。辽代时期,多有仿铸中原历朝历代钱币传统,已经是钱币学界公认的结论。曾经仿铸过汉代王莽的“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虽然文字相异,但是特色明显,并且还仿铸过多种五代十国钱币,而辽代仿铸的同时代宋朝钱币,品种更是繁多,目前得到确认的,就有十数种之多。
太平元宝的铸造时间,为澶渊之盟之后。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和平休兵协定,并因此奠定了宋、辽之间百馀年的和平共处。双方礼尚往来,通使殷勤,仅互使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更是“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可见当时两国交好关系。因为没有史记,可以猜测,在宋辽睦邻的友好时期,北宋如果帮助耶律隆绪铸造货币,或者是耶律隆绪仿铸宋朝已有流通钱币,可为合情合理,顺理成章。本版太平元宝,出土于山东济南地区,历史上曾为金国故地,与辽朝辖域临近,符合一般古钱币的出土规律。澶渊之盟,给一枚钱币罩上了历史的神秘面纱,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融合的绝妙印证,可为佳话。
本品宋钱风格的太平元宝,为笔者亲历出土,不是经过市场获得,真实性、可靠性没有怀疑,当为辽代钱币珍品,与辽代其它珍惜太平元宝一同,共同组成辽代太平钱币的狭小家族,愈加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