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胶泥检验检测
(2020-05-24 22:08:13)分类: 涂料3C认证与检测 |
拥有专业资质检测项目,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实验室保证结果精准。我们根据样品特点和客户需求选取相关检测标准和试验项目,制定相应检测方案,精准数据一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二是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分析相关性能指标,判定样品质量;三是根据数据进行问题诊断
沥青防水材料:可溶物含量、不透水性、耐热度、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低温柔度、撕裂强度;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胶泥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水泥基建筑物,侧面、背面、地基、桥墩、地下室防腐防水工程的沥青胶泥,也适用于耐酸砖或花岗岩的粘贴,建筑屋面防水、天沟、阳台、沟渠、及各种桥梁、道路填缝的沥青胶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GB/T
GB/T
GB/T
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
GB/T
3 产品分类及代号
3.1 根据用途的不同,沥青胶泥分为:厚浆型(WHL-001)和薄浆型(WHL-002)。
4 技术要求
4.1 性能指标
沥青胶泥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沥青胶泥性能指标
主要性能 |
指标要求 |
|
厚浆型WHL-001 |
薄浆型WHL-002 |
|
密度(kg/m³) |
1600±100 |
1400±100 |
粘结强度(MPa)(20时) |
≥0.25 |
≥0.15 |
耐酸性 |
20%硫酸侵泡2小时无变化 |
10%硫酸侵泡2小时无变化 |
不透水性 |
0.3MPa 30min不透水 |
|
耐盐水(20) |
3%盐水中浸泡15d无异常 |
|
干燥时间 |
手指接触2小时,全干40小时。 |
|
吸水率 |
室温浸泡24h小时,吸水量不大于试料重量的1%。 |
|
耐低温性 |
-40悬挂2小时无开裂、无脱离。 |
|
耐热性 |
在40温度下,45度斜搁4小时,温度升到90,45度斜搁1小时无流淌起泡现象。 |
5 试验方法
5.1 密度
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13477.2-2002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且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5.2 粘结强度
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7124-2008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且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5.3 不透水性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5.4 干燥时间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5.5 耐酸性、耐盐水
试验方法应符合GB/T
5.6 吸水率
平板玻璃上涂
W
m1
试中:
W——吸水率,单位为%;m1——试样的干
质量,单位为
湿质量,单位为
5.7 耐低温性
在边角处带孔的尺寸为 140mm×50mm×0.3mm 的镀锌铁皮二块,涂上 3mm 厚的沥青胶泥,中间隔一层玻璃网格布,将其置于干燥箱内,缓慢升温至 40±5,烘干至恒定质量,然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定质量的判据为恒温 3h 两次称量试件质量的变化率小于 0.2%。放入-40环境中悬挂 2 小时,用肉眼观察,无脱离、无开裂为合格。
5.8 耐热性
按 5.6 制得样品后,放入 40的烘箱中,并斜搁45 度,4 小时后用肉眼观察,不流淌、不起泡为合格。升温至 90,1 小时后用肉眼观察,不流淌、不起泡为合格。
6 检验规则
检验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包含:外观、干燥时间、密度、耐酸性、不透水性。
6.2 型式检验
6.2.1 存在下列情况的应进行型式检验:
—A类:新产品定型鉴定;
—B类:原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类: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类: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类: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型式检验项目为密度、粘接强度、不透水性、干燥时间、吸水率、耐热性
7 组批与抽样规则
7.1 组批
以同一类型、统一规格10T为一批次,不足10T的也作为一批。
7.2 抽样
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每组至少2,放置干燥密闭容器中封好。
8 判定规则
8.1 单项判定
项目算术平均符合要求时,判定项目合格。
8.2 综合判定
检测项目全部符合表1沥青胶泥性能指标要求,则判定为合格。若有两项以上不符合,则判定为不合格,若有一项不符合,应加倍取样复检不合格项,如该项仍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9 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应附合GB/T
9.1 标志
桶体外壁应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商名称、
9.2 包装
采用耐压金属桶进行包装。
9.3 运输和贮存
运输过程中做到轻搬轻放,防止金属桶破裂。在正常储存运输条件下,本产品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