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理念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西安市26中
殷梅青
摘要: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跨校STEAM美术教学创新实践可以打破传统美术教学单一师资模式、单一学科模式、单一教学平台模式,这些制约学生创新性思维、创新性实践与个性发展的限制,是美术学科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方向。其创新之处体现在其课题设计的理念、探索性与开放性等方面,与传统学科教学具有很大的区别。“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校”的“三跨”模式以及艺术作品的应用场景“跨媒体”的多元化表现,打通了学科界限,更大范围展现教学成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 美术学科 跨学科 应用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STEAM教育理念是美国政府为应对21世纪国际人才竞争而最早提出的一项国家教育倡议,旨在加强教育的综合发展与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近年来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热点研究问题。
STEAM教育在某些方面颇类似于中国的素质教育,但它更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STEAM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它对教育过程的重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一改传统只重结果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创新。同时,它对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学习,对现实问题的实践探索与贯穿于始终的创新意识的培养,项目化的课程设计都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具有科学化和易于考量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STEAM教育理念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作为市美术学科带头人,本人一直专注于在初、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运用STEAM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新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所主持的“美术名师工作室”进行跨校际的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合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跨学科与“大学区”教学经验,认为:基于“名师工作室”的跨校STEAM美术教学创新实践可以打破传统美术教学单一师资模式、单一学科模式、单一教学平台模式这些制约学生创新性思维、创新性实践与个性发展的限制,是美术学科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方向,也是实现国民素质提升的一种更具实践性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美术名师工作室”已有基础横向联合的便利,以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的形式,集中理论、创作实践、示范教学等多种教学表达方式,进行新的资源整合,形成了以“三跨”为特色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即:
1.“跨学科”特色及其应用:中学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基本审美能力与基础造型表现能力的学科,包含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民间艺术等多种丰富的形式,甚至在《美术》教材中也包括了设计、新媒体等新的艺术形式。在具体教学中,以美术为基本,引入计算机科技、文学、数学、工程等学科参与其间,极大地丰富了美术学科的内涵,使艺术与科学、艺术与逻辑、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与应用实践都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2.“跨年级”特色及其应用:传统教学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简单且受限制。我在教学中,除了讲好“第一课堂”外,围绕“名师工作室”第二课堂活动,设置了以兴趣为支撑,以内容为引导的活动模块,如“中国画”模块、“卡通”模块等,打通年级局限,把初中、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引入同一课堂教学,使他们参与创作实践与讨论互动,促进了不同年级知识的融合,非常受学生欢迎。
3.“跨学校”特色及其应用:跨学校培养年轻教师是“名师工作室”的一项重要职能,经过数年的积累,目前我所主持的“工作室”已形成了初、高中跨年级、跨校联合与青年教师培养的经验与较好基础。以“工作室”活动为驱动,可以便捷地集中美术学科领域丰富的教师资源,如“工作室”所涵盖的26中、铁一中、交大附中、建科大附中、职业高中等名校资源,使传统单一课堂教学转换为学生可以接触更多不同风格的教师及教学方式,在多元化教育理念的启示下,进行兴趣培养与美术学科基础审美知识、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示范作用,极大地带动了美术学科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总之,随着STEAM理念的深入,为原本在科技馆、博物馆内的综合课程不断进入学校教育提供了可能,成为艺术课堂的新的学习内容和学校创新实验室的特色。“同时机构和网络平台也在扩大资源和大数据的储备,学校和个人可以较为方便地使用各种社会资源网络,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STEAM教育理念的创新之处正是体现在其课题设计的理念、探索性与开放性等方面,与传统学科教学具有很大的区别。其评价方式体现了专业性与“体验者”共鸣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多元思维的反映。
“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校”的“三跨”模式以及艺术作品的应用场景“跨媒体”的多元化表现,可以打通学科界限,更大范围展现教学成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体现STEAM教育理念的魅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