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崔姓赋

(2016-10-07 10:19:00)

                  中华崔姓赋

                                         崔书林

     盖闻泱泱中华者,惟吾祖养其让国之操也(1)。爰姓蒸尔文明之气,乃崔烨彼崇盛之光。而威其宗庭,辈出赫赫卿宦;衍其鼎氏,星布恢恢汉唐(2)。声慰千秋尧舜,誉飞九野江黄。是谓太公嫡嗣,瓜瓞盛昌(3)。神农英胄,华夏垂芳。

       遂知溯源邈邈,仰祖崇崇。闻乎西周板荡,域土分崩。豪侠仗剑,蹈火流彤。爰乎衔誉以居,祖望中原之广;论功而授,齐昭君仪之隆(4)。而封域既存吕字,姜姓则冠其称(5)。故夫吕尚赫赫,洵乃姜太公之盛名矣(6)。而封疆运祯于安顺,吕子承业以恢宏(7)。更大义大仁,尤念季子圣位之让;长歌长咏,殊怀嫡子鸿德之诚(8)。情其挚挚,景其雍雍。故乎择丘为邑,邑土喧声(9)。取崔为姓,姓谱流英(10)。乃见山隹(zhui)而组,为乎其峭;山隼(sun)以合,近乎于鹰(11)。所以追彼滥觞,讵弗慨当以慷耳!

       观夫鸿裔之稠,挟瑞气而蔚蔚;族门之旺,御德风而欣欣。一等著姓方勃,昌追千庚之夏;二望灵墟正茂,瑞笼万梓之门(12)。况奈四序茹苦,八方泪奔。别其古槐,明时犹浸徙泪;拓乎异土,清岁而融辽屯(13)。更迁朝途于漫漫,而衍崔姓之莘莘(14)。逮乎西晋以至唐,布皖苏而播晋冀,敷豫浙而扩甘秦。而宋起乃观宇内之伍,清时尤涌海外之丁(15)。乃知春秋漫漫而三千,崔族愈壮;子孙绵绵而四兆,翠蔓弥荫(16)。源源兮郁郁,瀚瀚兮臻臻。而斯姓之旺者,乃昭禹甸之焜焉。

       至若贵第光隆,瑶星璀璨。一姓之元逾乎二十,乃为册冠(17)。一唐之相追彼三十,诚乎史罕(18)。经学家操雅,儒典昭雍;文学家吐英,遐籍烨熳。厥有崔杼开弑(shi),盛气轩昂;意如获封,尊名赫炫(19)。商山四皓,声之彪彪;十房二兄,势之焕焕(20)。而易学玄机当奥,篆文以恢;儒林駰笔为宗,雕龙而璨(21)。若夫寔(shi)之论,烈之呵;瑗(yuan)之书,暹(xian)之谏(22)。三虎啸以峻岳之崇,五龙吟于江湖之远(23)。至于述史之宏堪标,浩直而灾当叹(24)。宋白墨竹婆娑,北崔描女冶艳(25)。且夫文昭万卷之雄,韵数三崔之彦(26)。更乎田民乃开国之臣,庸健则驭朝之宦(27)。澳昌赖安以弘,诺奖举琦为范(28)。苟抚祖秤兮,则更衡其百朝民生之重耶(29)

       欹欤,名望姓昌,精英锐笔。汗简流煌,回肠荡气(30)。乃其壮祖魄而凝宗魂,扬氏风而承姓炬。尚武崇文,宽厚仁义。精进求贤,忠烈孝悌。廉洁奉公,淡泊名利。治世经国,同舟共济。弘其精神以万代,斯姓彪彪;扬其风采于九州,兹族奕奕。由是家乃旺,族则兴;姓乃荣,国则禧。尔以观之,中华圆梦讵匪懿乎!

 

 注释:

     1.吾祖践其让国之操:本句的意思是齐丁公嫡子季子为崔姓得姓始祖。 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于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

     2.衍其鼎氏,星布恢恢汉唐:崔氏在汉唐年间,已经繁衍为中华一等大姓。

     3.太公嫡嗣:即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

     4.衔誉以居,祖望中原之广;论勋而授,齐邦显乎君仪之隆:本句的意思是,姜太公辅助周武王有功,作为崔氏的太始祖,在中原大地威王极高。于是,因功而被封为齐国君主非常威仪。

     5.封地既存吕谓,姜氏则冠其称:本句的意思是,姜太公因其先祖被封于吕(金河南南阳西),便从其姓为吕,于是有齐国开国君主吕尚。

     6.吕尚、姜太公:吕尚,即齐国开国君主。姜太公,即吕尚,齐国开国君主。

     7.吕子:即吕尚的儿子丁公伋,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

     8.大义大仁......更怀嫡子鸿德之诚:本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怀念和颂扬季子让国的至诚大德。

     9.择丘为邑:即季子选择一个食采地为崔邑。

    10.取崔为姓:即由于食采地为崔邑,后以食邑为氏,就取以崔姓。

    11.山隹而组,为乎其峭;山隼(sun)以合,近乎其鹰:本句话的意思是,山字和隹字上下组合,则有山之峻峭之意;而山字和隼(sun)字上下组合,则有近乎雄鹰之凶猛鸟类之意。

    12.一等大姓方勃,昌追千庚之夏;二望灵墟正茂,瑞笼万里之门:本句的意思是,从魏至唐这近千年,崔姓一直是中华一等大姓;而崔姓一族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

    13.别其古槐,明时犹浸迁徙之泪;拓乎异土,清岁而开辽疆之屯:本句的意思是,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

    14.更迁朝途于漫漫,而衍崔氏之莘莘:本句的意思是指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

    15.宋起乃观神州之伍,清后尤涌海外之丁:本句的意思是,从宋代开始,崔氏已大批分布与全国各地;而到了清代,则有崔氏陆续移居海外的东南亚一带。

    16.春秋杲杲而三千,崔族愈壮;子孙绵绵而四兆,翠蔓弥荫:本句的意思是,崔氏家族越来越大,自得姓始,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而崔氏子孙兴旺,全国现在约有400万余人。

    17.一姓之元以逾二十,乃为册冠:在崔氏历史上,崔氏一姓在唐朝的状元就多达22人。这在华夏历史上是没有第二例的。

    18.一唐宰相而追三十,洵乎史罕:在崔氏历史上,崔姓在唐朝曾任宰相者就多达27人。这在华夏历史上是没有第二例的。

    19.崔杼开弑、意如获封:崔杼开弑,即崔杼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齐国执政。前548年,因庄公与其妻私通,被崔杼所杀。后立庄公弟为君,自己为右相。意如获封,即季子30世孙,秦朝大夫,被封为东莱侯。

    20.商山四皓、十房二兄:商山四皓,即汉初崔广与其他三位先生同隐商山,因四人须眉皆白,德高望重,古称“商山四皓”。十房二兄,即指两大郡望之崔氏十房的仁基、仲牟兄弟俩。

    21.篆文以恢、儒林駰笔:篆文以恢,即指西汉文学家崔篆的著述。儒林駰笔,即指被称为“儒家之林大才子”的东汉文学家崔駰的著述。

    22.寔之论,烈之呵;瑗之书,暹之谏:本句的意思是,东汉后期政论家崔寔论著颇丰,东汉政治家崔烈因声誉受损举杖怒斥;而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崔瑗极富文才,尤其书法著称于世,汉代崔暹则直言进谏,操心国事。

    23.三虎、五龙:三虎,唐朝崔琳、崔珪、崔瑶三兄弟皆为朝中显官,人称“三虎”。五龙,唐朝崔铉暐,弟弟崔,昇,儿子崔琚,孙子崔涣,曾孙崔纵,俱有贤名,在朝做官,人称“五龙”。

    24.述史之宏、浩直而灾:述史之宏,即指清代历史学家崔述所撰历史宏著很多。浩直而灾,即指后魏司徒崔浩因修史直笔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25.宋白之竹、北崔之女:宋白之竹,即指北宋名画家崔白擅画竹子。北崔之女,即指有“南陈北崔”之称的明代著名画家崔子忠擅画仕女。

    26.三崔:即唐代著名诗人崔国辅、崔灏、崔护。

    27.田民、庸健:田民,即崔田民,开国中将。庸健,即崔庸健,曾任朝鲜副首相,人民军次帅。

    28.安、琦:安,即指澳门特首崔世安。琦,即指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29.苟抚祖秤兮,则更衡其历朝民生之重耳:其句出自“姜太公造秤教齐民”的民间故事。十六两秤共使用3000余年,使用时间堪称世界之最。本句的意思是,如果抚摸一下姜太公制造的十六两秤,则更能衡量出祖辈民生的重量啊!

   30.汗简: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片。这里借指史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