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的选择与分析”专题讲座

http://s14/mw690/004hEKiUzy771omwLwNcd&690
讲故事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故事人人都会讲,然而,如何在当今丰富繁杂的儿童故事中挑选出真正的好故事,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讲述,成了教师们讲好故事的绊脚石。
为了让一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故事,更生动地表达故事,成都市第十三幼儿园集团特邀成都大学副教授万中老师于电子科大附小学术厅进行了“幼儿故事的选择与分析”专题讲座。来自片组园、联盟园的教师们也参加了本次讲座。
万教授讲座的主题为《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设计之作品分析——基于儿童语言发展》,她以丰富的实例向大家说明了如何选好故事,讲好故事。
一、
讲座开始,万教授便在大屏幕上为老师们呈现了各种类型的故事:看图故事、科学故事、
餐前故事、亲子故事……万教授请老师分析了各种故事的特点及讲述方式,用互动的方式逐渐丰富各类型故事的价值。万教授告诉大家,看图故事(如《黑蚂蚁和红蚂蚁》)应让幼儿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教师最后完善故事内容即可。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提高了幼儿独立构思的能力;科学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可以根据目标的选择,划分到科学领域或语言领域;餐前故事则重在使幼儿的内心平静,并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幼儿和文字间建立关系。万教授特别强调幼儿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是故事表演活动中最重要的价值。
二、
幼儿故事表现形式和内容都多种多样,好的幼儿故事不仅有趣味性,还有很高的文学价
值,万教授通过对《月亮姑娘做衣裳》《糖果雨》《爱唱歌的小麻雀》等故事的分析,为老师们提供了选择故事的方法。首先,老师们要明确幼儿语言领域的学习遵循“全语言观”,是听、说、读、写多方面的发展,而故事教学活动重点发展了幼儿早期文学语言的核心经验,其中包括文学词汇、文学形式及文学想象。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可以以此为依据。在分析《爱唱歌的小麻雀》时,万教授为大家呈现了多种线索,让老师们不断思考,又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这个幼儿故事究竟好在哪里,适时为大家指点迷津,完成了对故事的解读。最后万教授总结,选择一个好故事,需要从儿童发展目标及领域教育目标、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儿童语言发展的现状、故事作品的质量及幼儿的知识经验入手,为教师们指明了方向。
三、
也许常有老师抱怨,班上的孩子根本不爱听故事,每次讲故事的时候,他们都乱作一团。
万教授提醒大家,教师要具备多项技能,才能抓住幼儿的心,让他们乐于听故事。万教授对每个技能都做了分析,并重点说明了如何朗读示范故事。同样以《爱唱歌的小麻雀》为例,万教授带领老师们剖析故事,准确把握故事的内容,用语言和动作进行了亲身示范。最后,她还出示了故事的教具——一颗能体现方位的大树和各种动物的图片,让教师们更直观地理解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具讲故事。讲好故事的重点不在于老师的普通话有多标准,也不在于故事图片多丰富,而在于老师真正融入故事,身临其境为孩子们呈现故事内容,孩子们也会自然地融入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