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会话课例分析

(2020-08-17 13:02:43)
分类: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课本每课配有一些丰富的情景对话,为教师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并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活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听说结合。

 人类学习语言总是音感先行,因此说前进行听的训练,让学生看着挂图、课件、实物等多听几遍,或者带着问题再开口说话就容易了。

1、模。小学生模仿力强,但要模仿准确,还需要指导。学生在掌握了新句型之后,看着直观的画面,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兴趣大且注意力集中。但这种方法较适合课文短小,内容简单的对话。

2、答。教对话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首先,让学生听完整的对话内容,了解对话的大意。其次,则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对话,如在教学五年级Season这一对话文本时,作了如下设计:

    Su Yang' s dad is going to New York next week. Ben is now telling her something about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In spring, it's__most of the time and it often__there. The weather in summer is usually as__as in Nanjing. Autumn is the best season. It's__and usually__. Sometimes it' s__. People often go to farms in the countryside and__. It' s__there in winter. It' s__than in Nanjing. So Su Yang' s dad needs some__.让学生边听边做。

最后,我让学生边看文字边听录音,更真切地了解对话内容,自行修改,在这基础上,再和全班学生交流答案,这样,学生也增添了学习的信心,为对话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3、说

1). 创演会话

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如果一堂课围绕呆板的几幅图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失掉兴趣。此时教师如果再创设一个与图片类似的情景,配上音乐、道具,学生就又可以活跃起来了。比如教学PEP三年级下册Unit6对话时,我先呈现一幅动物园里的图让学生描述,然后在教室的四周墙上都贴上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进行对话。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到了“Hi. Let’s go to the zoo. What’s this / that? Can you see a tiger over there? Let’s have a look? Good bye!”等语言。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了更多的锻炼,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了活动中,促进了语言知识的转化。

2).设疑会话

在教学对话时,我设计了一些疑点启发学生思维。例如:教学PEP三年级下Unit2,我先给一副图画问T: Who’s that man ?

S1: He’s father.

 ---

(学生根据问题顺藤摸瓜,主动参与,还未进行到操练那一步,就能自如流畅地用英语复述课文了。)然后继续设疑:Can you talk about the picture of your family?(学生获得更多的空间进行自主交流。)

3).拓展会话

拓展对话,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对话时,我提供一个开头:TWhat can I do for you?

S1I’d like some hot dog chicken and beef.

S2I’d like some milk coke---.

     ---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可以两人一组,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对话拓展开来。又如在教“What’s he like? What’s she like?”后,请生自画心目中的优秀人物进行对话,这种练习使的英语和美术教学揉合起来了。

4).创造会话

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谜语,既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5 B部分单词时,我先出谜语,让学生边看人体部位图边猜迷。如:I have a good friend. It has no hand and no arms. It has no legs too, What is it? 然后教师再给出“bed”“table”“egg”“doll”等图,让学生自编谜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教学效果。

4、补

同样句补充:如在教“What’s your name?I’m---”,我补充了“Your name,please? My name is---”;在教“What’s the time?”时,我补充了“What time is it?”;在教“What about---”,我补充了“How about--- ,Do you like---”等。

相似句补充:如在教“How are you ?”时,我补充了“How do you do?”在教“Nice to meet you” ,我补充了“Nice to see you ! Nice meeting you !

完整句补充:如在教“Some cake?”时,我补充了Would you like some cake?在教学“The red one ?”时,我补充了“What about the red one?”

   总而言之,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后,不断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如晨读可设立英语自由谈专题;还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学习英语格言、英文歌谣,英语儿歌等;为学生提供教学录影、录音等进行大量的课外练习。

二、创设语境,情景表演。

1、营造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要有一定的环境。没有环境,教师就要去刻意创造。如我对三年级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作自我介绍:Hello, boys and girls.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Nice to meet you!  My name is Lois. You may call me Lois. Or you may call Miss Liang .Welcome to study English.. I wish you study hard at English class and have a good time.

其次,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如在教借学习用品时,我会故意没带笔、蜡笔等学习用品而向学生借,引出“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caron …?等句型。使学生仿佛真的在英美国家里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使严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

2、创设情景

对话是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就会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将真实的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

如,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我和学生模拟了对话情景:S: (让学生在门外敲门)“May I come in?”

T: Come in.

S:(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s my exercise book

T: Ok! Thank you !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也很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更透。这些对话表演,逼真地再现了对话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自然更积极地参与到了对话活动中,从而加深了对话内容的理解。

   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B部份对话时,我把学生分成五组,发给每组一张大图(图中的物品都是帖在磁性小黑板上的,可以摘下)请孩子们猜猜: “Where is the car/pencil…?” 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猜出一个答案,就摘下看看在不在,然后根据提示继续猜。)

3、解放双脚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3My Birthday PartA  Let’s talk”一课,我让学生用已学的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 Feb./…?” “When is your birthday?”走出座位去进行调查全班学生的生日情况:

name

Month

Feb.

 

  ---

    ---

如果所找到的伙伴与自己生日在同一个月份的话,那么两人就可以击掌成为好朋友。我一发令,全班就都兴致勃勃地去找伙伴说英语了,有的学生还特意走上来问我:“Hello, Miss Liang! Is your birthday in March?”我说:“Yes, my birthday is in March. What about you?” 那个学生自豪并心奋地说:“My birthday is in March too..”于是他开心地举起了小手与我击掌:“Yeah! We are friends!”

整堂课,学生们的快乐和满足表露无遗。看着学生跟自己生日月份相同的好朋友抱成一团的欢乐情景,我想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快乐都替不了的。

4、补充故事

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适当地补充一些诱人的故事情节,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话时,我补充了这样的故事:后来很多小朋友去她家玩了,他们会说什么话呢?你们又如何去演呢?给学生适当提供句型和词汇。

三、利用资源,实景教学。

1、利用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应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Let’talk部份时,一走进教室,我就说明天有位外国教师来我们学校参观,学校决定请我们班迎接并做导游,带领他参观我们学校,所以今天这节英语课我们来学学如何向外国教师介绍我们学校的各部份,话一出口,学生们及是兴奋。

我打破了一向只在室内上课的习惯,带领全班小朋友一一参观学校,来到操场就说:This is my playground.

我又问 Do you have library/canteen…?

学生忙说:yes.

我又说:Where?

   学生抢着说:This way, please!俨然像个小主人。

    我乘机问:Do you have lunch at school?

     “No.” “yes.”学生们争先空后的回答。

             ……

这样,我将全班分小组结合课文内容用英语交谈如何带领外国教师参观学校,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看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比比谁说的好,明天就谁去做导游

2、利用媒体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要受时空限制,而多媒体课件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6 PartA Let’s talk”一课,由于雨的形成过程难以在课堂中展现,于是我把课文中“waterriver→(sun) vapour→ cloud→rain” 等这些比较抽象的水循环关系,用多媒体课件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又如:鬼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 given)、圣诞节(Christmas Day)等西方文化都可以用电教媒体加以补充一些真实情景。在讲早餐一课时,我为学生们选了迪斯尼英语中的片段,孩子们看的津津有味,不自觉的跟着说起来。

复杂的关系用形象生动的电教媒体展示,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又使其更自觉、积极地投入到英语的交际活动中去。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2、利用教师

教师是情景的示范演示者,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教学资源,因此适当地利用教师本身的条件作为教学资源,从教师开始组织教学,学生往往会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兴致更浓,劲头更足,参与性更高。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 4What are you doingPart A Let’s talk”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真实的情景来引入新课(课前我与一名老师协商好,让她在适当的时候打电话给我)。电话一响,全班学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吸引住,于是我不慌不忙的拿起手机对学生说:“Miss Liang上的另一班学生,见我今天没有跟他们上课,班长打电话来找我了,你们听!于是我开始与我那位神秘的学生用英语通话,并且打开扬声器,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听到我们的对话:

SHello! This is Lois.

MeHi, Lois. It’s Miss Liang.

SHi, Miss Liang. What are you doing?

MeI’m having English class. I am very busy. Call you Later ,Ok?

SOk,Goodbye

Me: Bye!

学生都被我这么一个真实而精彩的导入吸引住了,个个都兴味盎然地要跟我用英语打电话。点燃了学生的无数个学习欲望。或许,课堂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都是这样被酿造开花的结果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敢于大胆探索、尝试、实践,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里辛勤地耕耘,终有一天,我们能把英语let’s talk教学这片僻壤之地开垦出来,成为英语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