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奇峰第五讲父母与孩子的冲突

(2018-04-13 22:01:59)
标签:

教育

情感

育儿

健康

分类: 精神分析

第五讲:父母与孩子的冲突

曾氏语录:

1.      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2.      享受自由的代价是忍受孤独;

3.      我不指望在跟来访者做出某种解释的时候对方立即接受,如果我有这样的希望的话,这是我过度自恋;

4.      早年的时候婴儿会通过无助感来强大的控制母亲,••••••,在一个没有成长好的人格里面会藏着这些婴儿般的(心理)东西,这样的人在与别人打交道时需要控制,需要控制周围所有人,这种现象在每个人心里都有残留;

5.      从经济学角度讲,把自己塑造得很完美是划不来的事情,因为我们迟早都要死;

6.      中年危机-“第二次青春期”,与青春期危机都是寻求另外的(认知)整合的时期,而中年危机之后面对的是健康水平下降,下半生-面对死亡的危机;-“我开始变得不像我了”;

7.      精神分析像一门外语,让我们理解身体在如何言说我们的内心;

 

Note

1.      强迫症:

1.1   源自力比多和攻击性的压抑;

1.2   强迫行为是一种隔离的行为,具有仪式性,仪式是用来隔离情感的;

e.g. 强迫性的洗手,想洗掉的不是脏,是道德上的堕落,因此洗手是一种象征;一种超我的在潜意识的惩罚;

1.3   强迫症是性冲动跟道德之间的冲突的表现;

2.      各种恐怖症:

2.1 恐怖是对热爱的掩饰;

3.      婴儿般的无所不能:通过控制他人来缓解自己的恐惧;

4.      焦虑症:

4.1   原始焦虑:害怕自身破碎,担心边界被打破;如疑病症;婴儿幻想自己消失或母亲突然消失带来的心理残影而没有得到与母亲良好的关系支持,而停留在这种原始焦虑;

4.2   成熟的焦虑:害怕丧失客体或客体的爱;如考试焦虑;神经症水平;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神经质性的焦虑。这是正常的。如果轻一点还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更多地有获得社会认可的这种努力,就能够取得更高的世俗的成就。

(如果完全没有焦虑,就是人本主义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就会丧失创造和生活的活力,这也是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的人的危险的地方。所以,一个人没必要把自己搞的太完美,太完美就丧失活力了。完美主义的人他们有个特点就是很懒。)

5.      从精神分析角度讲:每一步成长都跟哀伤在一起,成长的力量或能力直接等于哀伤的能力;“越哀伤,越成长”;成长的力量,或者成长的能力,直接等于哀伤的能力。

6.      情感分三种:抑郁、焦虑、恐惧;

所有的情感都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感受,另一个是跟这个感受捆绑的认知。情感≠情绪;

6.1   抑郁:感到糟糕+糟糕的事已经发生;

6.2   焦虑:感到糟糕+糟糕的事正在发生;

6.3   恐惧:感到糟糕+糟糕的事将要发生;

6.4   极端情况:有感觉,但无认知伴随,认知被潜意识压抑;引导词:“能不能描述一下你的那种感觉,然后给他取一个名字”;

6.5   特殊情况:

a无感觉,有认知;感觉被压抑到潜意识里面去了。引导词:“能不能描述一下你这种感觉?你的情绪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如果他说这可以理解,这说明他还是在认知层面。

b高度合理化、情感隔离;引导词:“你说这个话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如果感受和认知,两者都被压抑了,而只有生理反应了,有这种情况吗?曾奇峰:有,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有很多人,比方说他只是感觉到自己的头疼,却没有相应的情绪反应,更没有认知,隐匿性抑郁症就是这样的表现。在中国有百万之多。只有生理反应而没有任何的情绪或者认知的这种变化。)

6.6   健康的状态:感觉和认知同步出现,处于整合状态,没有过多压抑;

6.7   纯生理反应:能感觉身体部位反应,但无伴随的情绪,也无伴随的认知;如:感到头疼,但没有情绪变化和认知变化(e.g.对头疼的归因,情绪和认知均未被察觉,并非没有),隐匿性抑郁症;

7.      所谓不恰当的情绪:

7.1   过渡反应(的情绪);

7.2   对情绪的情绪;(如对恐惧的恐惧)

7.3   对自己的即使是最糟糕的情绪的接纳本身,就是人格成长的标志;(不要人为地阻止情绪正常表达。如:丧失引起的哀伤情绪,不要过快的出来,因为这是一个正常的哀伤过程,如果我们人为地阻止它,就像突然转了一个大弯一样,可能会导致我们内心的过度震荡。)

弗洛伊德的文章,《哀伤与抑郁》里面说:在我们面临重大丧失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哀伤,我们越能够充分的哀伤,我们就越不会得抑郁症。

 

本讲小结:

1、强迫性的仪式行为是性行为的替代。

2、原始焦虑,在人格障碍或精神分裂症这个水平。

3、成熟的焦虑,发展到神经症水平是健康的。

4、是完全没有焦虑的,所谓人本主义说的自我实现的人,他们的毛病就是丧失创造和生活的活力。

5、不恰当的情绪,一种是过度反应,另一种是对情绪的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