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践行新教育理念
(2014-12-24 11:16:41)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学习园地 |
新时期如何践行新教育理念
最近我市对新教育理念进行了广泛地研讨和深入地学习,结合我校开展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我对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和精髓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新教育理念尤其“关注人的发展”,要“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要“改变学生的生存状况”……新教育的核心是:行动就有收获。那么,我们广大教师们,作为新教育理论的执行者,该如何化力量为行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践行新教育理念,使新教育思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花结果,从此踏上理想之国?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理论是行为的先导,五大理论比六大行动更重要。 新教育理念为我们描绘了五大核心理念和六大行动目标,朱永新认为“五大理念比六大行动更重要”,新教育不能只有理念,需要实践和操作;更重要的是不能埋头在过程的时候,忘记了我们的目标;起初,我对这话很不理解,经过与同事们和领导们反复研讨,并认真系统地学习了新教育理念及其他一些教育著作后,我才渐渐明白:理论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系统先进的理论做指导,行动就会陷入盲目,没有目标。新教育理论的五大核心理念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等。要想层层落实这五大核心理念,广大教师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修养,及时的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时刻站在教育战线的前沿。二、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创造独特的自己。 既然有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做指导,那下一步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了。新教育理念是一份理想,是一场运动,更是一项行动;新教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与丰富内涵的过程;新教育是有待生成的,不是预设的,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探索和创造;它是一种过程,是不断完善的,逐步深入的,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为此,新教育理念为我们指出了六大行动目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等。我认为广大教师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教师要培育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乃教育之需,因为教育是一门智慧型的事业,“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育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育出有智慧的学生”。(2)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为每个教师创造了多样化的发展机遇和可能,关键是每个教师是否做好了迎接这些机遇的准备。机遇从来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有心人。缺乏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没有梦想,缺乏动力和方向。要实现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必须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规划意识和能力。(3)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有魅力的教学艺术是有效的教学。变革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是体现教学艺术,展现教学魅力的根本前提。新课程特别强调超越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克服过于依赖知识传递的接受性的单一化弊端,主张在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地渗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也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习方式最核心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升华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构建方式。要达成思维品质优化、情感升华、价值观构建等深层次目标,必须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与优化。(4)做个有思想、有信念的教师.信念是行动的指南,信念是支配行动的意志。教育是一个需要信念的活动,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的信念是教育场景中应该坚守的基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教师的信念首先是学生为本的观念,其次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再次是教育本质观。作为一位有思想的教师,他必须有信念;作为一名有品位的教师,他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三、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新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培养和创造全面发展的人,教师们应该尽其所能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披荆斩棘、开辟道路。我们知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尤为重要。(1)尊重、关爱、激励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备的良好习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地位,比刻板的要求和无端的指责更具有感动力和感化力。教师尊重学生,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也是师生合作的道德前提。(2)相信学生的潜能,不断地鼓励学生“我能行”! 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不行不行你真笨”,这样,再行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潜能在有效开发并结出硕果之时,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3)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新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家与国家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经济的全球化,客观地要求人们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具有创新价值的知识和人才。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崇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它客观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基础教育的四大支柱,而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应使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总之,新教育理念与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它为我们现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的职能做了明确的分工,更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规划了宏伟的蓝图。祝我们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早日成功,愿我们早日享受到教育改革的硕果!
学习心得
我们语
文老师也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复习的时候,[莲
山课件 ]生怕漏掉某篇课文、某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不厌其烦。可是考试总有遗漏,还考察课外的东西。我们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受益终身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我想,读书就是最好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学校即使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足可见,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终极追求。
优秀教师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优质课上、领导的表扬上,而是在学生身上,从孩子身上找到的成就感、幸福感,和他们一起相互编织有意义的教于生活,才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这也正如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我们真的应该从原点——学生出发,践行作为教师的理想。无尽的岁月不会给我们无言的结局,我们的教师一定会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传奇,我们的教室也一定会诞生出卓越的学生。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班级博客、班级日记、个性随笔、学生成长记录、课堂叙事、班主任笔记等,只要我们的老师拿出火热的激情,铭记下我们的教育历程,我想一定会留下丰厚的痕迹。
3.聆听窗外声音窗外的声音,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邀请社会名流、企业家,甚至普通劳动者到我们的学校作报告,让学生有目的地接触社会,让学生多通道地听到成功的声音。我想,只有开阔视野,才能激发激情,让学生学有榜样。惟有打开校门,走出封闭,我们才能领略更多的精彩,学校才是师生成长发展的动感地带。
在组织聆听窗外声音时,我们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利用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联系实践基地,让家长关心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节日或纪念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进行专业引领。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团,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指导。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交流平台,加强对外合作。
4、构建理想课堂
曾经有人把传统的“老师苦教”比做插秧。多年来,农民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越多。可是这样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他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这个最后的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试想,一层楼面,十几间房子内,集成了各类学科的各种图片、实物、仪器、模型,学生们在这边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可以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可以动手制作各类航模。或看,或听,或思,学生知识与能力、实践和操作将得到全面的培育。
因此,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