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编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探究
(2020-06-19 07:49:20)分类: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
小学生在编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探究
小学编程教学起点比较低,以程序设计为主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适合成为中小学开展计算创新思维教育的载体。本文主要探究在编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以小学生Scratch编程教学为例来探究在编程中培养创新思维研究培养的模式、策略及评价方法。当前编程教育已被社会广泛认可,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 差异化发展, 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 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1.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课堂发展。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 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采取 “压迫式” 教学模式,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知识, 学习效果不佳。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构建一个开放性课堂, 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拓展和提升。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编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 实现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 编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而小学生往往因自身知识视野限制难以编出逻辑结构严密的程序作品, 在此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逻辑思维体系, 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 从而实现编程教学优化。
2. 拓展信息技术教学,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单向讲解一些编程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 这种单向讲解不仅难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计算机思维和创新思维, 更不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具有清晰全面的认识, 阻碍了学生深入学习。 但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编程作品让学生模仿, 或指导学生自主设计程序, 则能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
对编程具有深入认知。 教师也可利用一些编程作品和编程技术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编程, 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此外, 编程教学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受传统观念影响, 大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可以在课堂上光明正大 “玩电脑” 的课,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不端正。 而利用编程教学可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如教师可采用小组教学, 实施任务驱动,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互相学习等形式完成任务, 将编程教学转为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的思维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开展的原则
1. 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小学信息技术编 程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也应具备创新意识, 才能以创新引领创新, 促 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笔者认为, 创新性可分为两 个方面, 第一, 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 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通过多元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 习,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编程教学, 促进学生创新思 维发展。 第二, 教师能通过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等 多方面创新, 在学生心中埋下创新的种子, 并且促 使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
2. 趣味性原则。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 自制力弱, 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他们难以持续保持高强 度的学习状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课堂 趣味性, 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或游戏, 吸引学 生注意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趣味 性原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 位, 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在其中。
3.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小学信息技术编 程教学的一个独特原则,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编程作品。 开放性课 堂的构建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 助其放飞想象力, 促进创新思维发展。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编程, 让其意识到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和编程对自身发展 的重要作用, 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编程也能够让学 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进一步保持了学生的编 程学习动力。
三、 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的实践
1. 丰富教学资源, 启发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材中的编程知识, 更要搜集网络资源, 丰富编程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 发其创新思维。 教师应明确自身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的引导者地位, 根据教材内容筛选网络教学资源, 并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 使学生能够 自主选择、 自主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 习效率, 还可极大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课堂教 学中, 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云盘等工具下载、 浏览 资料, 实现自主学习。 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增强学 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促进其学以致用能 力的发展。
2. 多元教学手段, 构建创新思维。 编程思维是 “玩” 出来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秉承这样的教学 理念。 笔者通常会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游戏活动, 引 导学生做任务, 使其在编程游戏中学习编程知识, 提升学习效率, 发展创新思维。 例如, 在教学前利 用 scratch 设计一个编程小游戏, 让学生进行模拟编 程, 制作逻辑相同的作品, 多次训练后, 笔者将学 生分成学习小组, 分发不同的编程任务, 让各小组 自行选择, 组内讨论并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后, 再 对各小组的编程作品进行评价, 指出作品优缺点, 让学生互相学习, 促其创新思维发展。
3. 注重合作探究, 完善创新思维。 合作探究是 发 展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的 一 个 重 要 途 径 。 在 编 程 教 学 中, 教师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的编程技 术和编程能力制订相应的教学任务, 确保所有学生 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提出 “制作属于你的趣味小游戏” 等任务, 要求学 生 分 组 编 程 , 确 保 各 小 组 成 员 都 能 发 挥 自 己 的 作 用, 有的学生收集资料, 有的学生进行编程设计, 有的学生进行成果汇报, 分工明确、 互相合作, 每 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总之, 合作探究完成特定 任务不仅可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 更能促进学生创
新能力发展。
创新能力作为学生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之 一, 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信息 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 而其中的编 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思维品质, 促进学 生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的拓展, 教师要充分发挥编 程教学的重要作用, 促进学生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