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柴瓷,难道让其成为永久的谜?
一、总述: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火与泥土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经历了近五千年的传承,伴随着人类走向文明的步伐,不断地发展着。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的宋五代到清中期的瓷器,今天和未来都会成为当今收藏界中最热门的收藏品。
二、柴瓷,先听古人如何说:
1、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2、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
3、《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曹昭撰,该书成于明洪武年间,原著三卷,书中在论及柴窑时写道:“柴窑出北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
4、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中有云:柴窑“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或云柴世宗时始进御,今不可多得。”
5、明代谢肇淅《五杂俎》记载道:“陶器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装饰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复见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6、明张谦德《瓶花谱》对柴窑记曰:“古无磁瓶,皆以铜为之,至唐始尚窑器,厥后有柴、汝、官、哥、定等窑,而品类多矣。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
7、清代梁同书在其所撰的《古窑器考》中记曰:“柴窑,后周柴世宗所烧,以其姓柴故名。后周都汴,出北地河南郑州,其地本宜陶也。宋政和,官窑亦起于汴、汝,亦唐河南道所辖之州。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8、清《南窑笔记》载:“柴窑,周武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处,因令作釉。其釉色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妙四,如造于汝州,瓷值千金。
9、清宣统时期程村居士在《柴窑考证》中记载:“故言瓷,皆自柴、汝、官、哥、定始,汝、官、哥、定虽亦不多见,然世间尚存者,至柴器则珍逾星凤矣。谚云,柴窑片瓦值千金,极言其难得可贵也,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沙泥为坯,足露黄土,滋润细媚,色异制精,为古来诸窑之冠,非后人所能为。”在说到柴窑的价值时,程村居士更如是说:“按柴瓷,实为吾国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较之宋均其贵重奚啻倍蓰!”
10、民国赵汝珍《古董辨疑》称:“柴窑真器今日绝不易得,瓷器以秘色为最古,次则为柴窑,而柴窑之特点四,薄如纸为四特点之一,此尽人所知者夫。近代厚如盆之康乾瓷器已极不易得,而谓薄如纸一碰即破之,柴器尚能存至今日乎。后周柴世宗当国甚暂,所烧瓷器原即有限,而佳者尤微,在宋时已极难得。”
11、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有对柴窑的记载:“古窑以柴、汝最重,官、定次之,历岁已久,流传绝少,柴窑之器,世不经见。”
12、邵蛰民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载:“琉璃厂某古玩肆有残瓷一片,就琢为园形,周径约三寸余,厚分许,釉淡青色,光足可鉴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
13、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书中记载:“柴窑传世极少,故宫中尚可见之。”
14、据传,民国时期,袁世凯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了一件柴窑器。
15、清梁同书的《古窑器考》中记载:"柴窑,后周柴世宗所烧,以其姓柴故名。"
16、《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中谈到了柴窑——历史上有没有比汝窑更名贵的瓷器呢?有!那就是柴窑瓷器。
三、柴瓷出世的年代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后周随后被赵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四、日本人曾经有一柴瓷
.
2005年3日本古董商月把一件柴窑瓷器“青百合花瓶”拿到牛津大学做科学鉴定。(注: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热释光法”的高校).牛津的鉴定书显示:这樽蓝色花瓶是700年到1100年前的时间段内烧制的,这和后周皇帝柴荣在位时间基本一致。.
五、柴瓷的历史地位
柴窑瓷器,在中国的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却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但在中国或者世界的收藏界,它又实在令人难以遗忘。
历史长河,陈桥兵变,一千多年过去了,尽管朝代更叠,名窑林立,但柴瓷的独有特点,历代名窑难以取代其历史地位,因此:后人对此更加赞赏和追捧,但千多年来,人们对此可望、可想而不可及。
六、为何筹建中国柴瓷馆?(能否实现呢?)
1、向世界重现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2、公开展示中国古人的智慧。至今无人能超越。
3、以各种真实存在的实物,向世人说:宋代柴瓷,我来了!
4、它虽然价值连城,但决不是不可触及。
http://s14/mw690/004hlFb3zy6S6Kt3til5d&690
http://s1/mw690/004hlFb3zy6S6KuA6DS40&690
http://s8/mw690/004hlFb3zy6S6KyOGX547&690
http://s3/mw690/004hlFb3zy6S6KzCTEm62&690
http://s1/mw690/004hlFb3zy6S6O4dWmI80&690
http://s7/mw690/004hlFb3zy6S6O4Om4m56&690
http://s15/mw690/004hlFb3zy6S6O5iJl4ce&690
http://s14/mw690/004hlFb3zy6S6OgHn5z9d&690
http://s8/mw690/004hlFb3zy6S6OhdkQDf7&690
http://s8/mw690/004hlFb3zy6S6OhCcfl07&690
http://s6/mw690/004hlFb3zy6S6OiagUB05&690
http://s1/mw690/004hlFb3zy6S6OiHXuo50&690
http://s15/mw690/004hlFb3zy6S6OjzWFM5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