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抱月瓶鉴赏(附青花鉴定要点)
标签:
文化 |
愿意收藏明清官窑瓷器的朋友!请持续关注本人博客,记住文中要点,是你走上收藏之路的最平直的大道。但这远远还不够。瓷器上手很重要。即:近距离地把玩、观赏、借助一些专用设备,看细微的变化。如有愿意学习者并有收藏计划者,请加我微信。
明宣德青花瓷鉴定要点
1、宣德官窑青花采用苏麻离青钴料,烧出的瓷器呈色黑蓝,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好似深入胎骨一样,特别浓色处出现银黑色结晶斑点,在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清《南窑笔记》宣窑中讲宣德青花“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用这种青料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被视为无法模仿的特色。宣青所烧出的青花带有如此多的铁结晶斑点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由于铁离子本身带有负电,当青花在窑内烧制时经过热运动产生分解反应和化学反应的作用,铁离子相互吸附而积聚,在高温下凝聚成晶点晶块分布在青花层面上。由于受热的膨胀而深入到胎里凸出到釉面,这种釉面上分布的晶体如行云流水有动感。这就是宣德青花黑铁结晶体所形成的机理。
2、宣德青花的橘皮纹的问题。由于宣德釉富含碱金属氧化物的缘故,所以,它的前朝永乐和它的后代正统都没有这一种釉面。它是宣窑特殊的生产工艺。这种釉高温黏度大,冷却过程较慢,继而形成的一种高低不平的橘皮釉面,能使人看上去有厚重感,器物显得饱满,也可称是宣德窑工的匠心独运吧。所以《清秘藏》说“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诚哉斯言。
3、宣德青露胎为细砂底,有火石红。这是因为它形成于二次氧化的结果,胎里的铁在还原气氛中应呈现青白色,在炉内接触到氧,才能产生火石红,这是火石红形成的机理。
4、宣青装饰问题,宣德青花纹饰都是采用双勾填彩的方法,一律是用小笔触填就,无论大块花瓣或是小块叶瓣,人物衣着,龙凤躯体毫无例外都是用小笔触填彩,绝无一笔平涂之法。只要是真正宣德青花,只要你仔细看,无论是大块青或小块青,都有浓淡,尤其是大块如牡丹花、月季花等,杂陈着黑色晶体,在较强的光源下,闪烁亚光,煞是好看。
5、宣德青花的釉泡问题,宣德青花的釉泡是大、中、小分布在釉膜下的。宣德釉富含碱金属元素,故高温黏稠度大,釉泡的冲刺阻力也就大;由于水分含量分布不均,所以也就形成大小不同高低参差的悬浮气泡在硅磷胶下面。这就是宣德釉泡形成的机理,
6、宣青釉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釉厚处泛青,釉薄处泛微黄的釉面;这也是识别宣青真假的一个方面。在现代史上有位明清瓷器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他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凡款色雾暗而下沉,器身和口里足内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青色者,具备这三个特点,虽无橘皮棕眼,也无疑是真品。”
7、自明代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烧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二朝,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不仔细对比辨别、观察分析,极易混淆。
发博客目的:1、愿交实力派收藏大家。2、与藏友交流收藏心得。3、为新入行的朋友提供最真实的图片文字资料。4、免费为收藏爱好者鉴定瓷器。(只做以下鉴定: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及青花釉里红;明代:永乐、宣德、成化;清代:康熙、雍正、乾隆)5、择机为各大博物馆捐赠部分藏品。6、参加与瓷器收藏有关的社会活动!
http://s10/mw690/004hlFb3zy6RyGJ1iUF89&690
http://s7/mw690/004hlFb3zy6RyGK84l086&690
http://s12/mw690/004hlFb3zy6RyGMWGvN4b&690
http://s7/mw690/004hlFb3zy6RyGOVNiu56&690
http://s12/mw690/004hlFb3zy6RyGQXe5Bbb&690
http://s6/mw690/004hlFb3zy6RyGS7Ludf5&690
http://s9/mw690/004hlFb3zy6RyGTwmKYe8&690
http://s5/mw690/004hlFb3zy6RyGUEwaU24&690
http://s12/mw690/004hlFb3zy6RyGWEEpZ0b&690
http://s2/mw690/004hlFb3zy6RyGYeywp71&690
http://s8/mw690/004hlFb3zy6RyH18eZ977&690
http://s16/mw690/004hlFb3zy6RyH1QnM30f&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