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推荐课
(2017-03-01 16:53:58)孩子们心中永恒的经典《西游记》
一、文本分析
《西游记》产生于明代,是吴承恩所作。故事从石猴出世大闹天宫,写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历尽艰辛,排除难险,降娇伏魔,扶善除恶,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原著共一百回,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奇异风俗。整个故事想象离奇、夸张精彩,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幻想世界。作品内涵丰富、极富哲理、情节曲折、生动有趣,是一部伟大的神话文学名著。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具有崇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是我们青少年加强文学艺术修养的良好读物。但原著博大精深,语言不易理解,对于我们青少年全面阅读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其间也充斥着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对于青少年辨别认识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本着保留主干、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对原著进行了缩写,使其更加适宜于青少年阅读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青少版《西游记》的兴趣。
2.结合作品生动的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感受插图的生动。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
4.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爱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结合故事片段来理解作品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
(四)课前准备:相关故事,相关课件。
二、教学过程(5个大环节,包括导入激趣、回顾故事内容、推荐该书、阅读指导,激发阅读兴趣与拓展推荐)
(一)导入激趣部分剪辑了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头曲《白龙马》的前半部分,之所以没有用整首歌曲,因为我认为本来的目的在于激趣,如果说听完整首歌,学生本来已经产生的兴趣很有可能在过长的音乐声中减弱。如果能达到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想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兴趣会更浓些。
(二)学生对电视剧、动画片《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已经有了接触或者是较深刻的印象,为了巩固,同时也是想潜移默化的把已经知道的故事情节迁移到将要在本堂课接触到的这本书中来,我在第二个环节用课件设计了一组抢答题,如:
1、《西游记》是一部
2、《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经历了
3、请你一口气说出《西游记》中的五个人物形象。同时紧扣这一环节,让学生回忆知道的故事并简单说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我也给学生出示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猜一猜是其中的那个故事。所作出的这些设计目的都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和了解故事内容,尽量在避免兴趣的淡化。
(三)推荐该书(两大板块)
1.认识封面
2.推荐理由(三个,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幽默风趣,插图精美生动)
其中前两者是本堂课的重难点,《西游记》中塑造的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其中以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最为鲜活。所以我在课前给每位学生发了两份描写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片段,这些片段既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鲜明,又能看出语言的幽默风趣。为了了解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我首先设计了让学生“谈谈大师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件出示孙悟空头像】随机让学生阅读片段一,读一读,说一说本片段描写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提醒学生要想办法扫清阅读中的困难。当学生阅读完成后,询问学生阅读中的困难,如“旌旗”中“旌”的读音。紧接着师生交流孙悟空的特点【课件相机出示:武艺高超,神通广大。】并要求学生能说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些特点?找出相关语句。再用同样的方法阅读片段二体会孙悟空“易冲动”的个性特点。【课件出示:易冲动】
在《西游记》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猪八戒。我沿用了体会孙悟空人物形象的方法看手中的片段三、四,得出猪八戒“贪吃”、“好吹牛,无实战能力”的形象特点。为了避免方式上的单调,我用课件出示片段五,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看看文中表现了八戒的一个什么缺点或毛病?在学生回答出“好色”或”贪色“之类的答案时,课件出示“好色”
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我设计了一下提问:刚才我们在阅读这些片段的过程中,我总会听到同学们的笑声。哪个地方让你觉得好笑?然后让学生举例,找出相关语句并读一读。同时课件相机出示以下对话描写:悟空笑着:“脓包,脓包,我暂不杀你,快回去报信吧。”“人参果虽好吃,但只吃一枚却不能让老猪吃饱,要是再吃一个就好了。”紧接着请几名平时比较有幽默感的学生试着读这些话。
在体会了人物形象的鲜明和语言幽默风趣之后,我进行了小结:当然青少版《西游记》里面除了孙悟空、猪八戒以外,还有各类神佛,大大小小的妖精,他们的形象也很鲜明,语言也很风趣。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诸如以上的内容在这本书上还有很多,从而激发阅读的欲望。
在推荐理由三——插图精美生动这个环节中,我把书中的插图拍下来,用演示文稿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并告诉他们这些插图能帮助大家更形象的去阅读文字内容。除此之外,大家下课没事儿了还可以照着这些插图画画。同样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四)阅读指导
针对本书所涉及到的阅读方法并不多,再加上在上一大环节中已经渗透了阅读方法,所以我在阅读指导这个环节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只是进行了提醒和强调。首先设计了提问:你准备怎样读这本书呢?学生与师生进行交流。然后强调: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理解不懂的词语。2.做好读书笔记,收集自己喜欢的词语和你觉得有用的句子。3.注意体会人物形象特点和语言的幽默。
(五)激发阅读兴趣,拓展推荐
据我的了解,班上有两位学生看过青少版的《西游记》,其中有一位已经完整的把这本书看了一遍。考虑到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我向学生推荐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用课件出示这三本书的封面图,并在本课结束时发出希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五、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幽默风趣
插图精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