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镇江——京畿路瑞芝里20181101

标签:
杂谈文化瑞芝里许成记 |
分类: 山水镇江 |
“许成记建筑事务所”的主人是兄弟二人,老大叫许成忠,排行老三的叫许成华,他们原是苏北如皋乡下人,由于家中突遭火灾变故,他们兄弟二人即到扬州城里学瓦木匠手艺,三年满师后又在扬州实践了三年,手艺逐渐成熟。后遵照父亲的意愿,过江到镇江投奔建筑业者吴继财之父(外号叫吴小达子)。在吴的指导下,在镇江英国领事馆主楼的东南侧,为美国浸礼会牧师马义德和白怀义建造了两处西式建筑。许成忠为人胆大心细,别人稍加指点,他即见微知著。结果房子造得很好,获得一致好评,他本人也深得吴小达子的好感和信任。
开埠初期的镇江营造业一直沿袭传统的“水木作”的作坊方式。1861年以后,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周围成了镇江英租界,这里毗邻江边,许多中外公司在西津渡设置了20余个码头,吸引了大量商家长期在此经营,促进了大西路一带商业的迅速发展,而与其相比邻的小码头街、伯先路(原来叫南马路)就成为大户人家和中小商贾的理想聚居之地,于是西津渡历史街区内出现了多个商业街坊和大量的民居建筑群。租界人口膨胀,房地产业兴起,这给传统水木业带来极大冲击,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市场。镇江的传统建筑工匠一方面需要尽快熟悉和掌握陌生的西式建筑建造方法,另一方面更需要熟悉和掌握新的经营管理手段,以适应资本主义式的市场施工业竞争。
为了扩大业务,许家兄弟在京畿路七十号向西到邮局巷前这一段开设了“许成记建筑事务所”,并先后承建了崇实女中、润州中学;1929年,受镇江商会会长陆小波委托,在伯先路建造镇江商会馆;接着又建造了高级邮政官员屠家骅的江南饭店和蒋怀仁医寓,这些西式建筑都是许成记在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杰作。
为了提高竞争力,扩大经营场所。1935年,许成忠和美国牧师奥立夫协商,在云台山西麓土地建造了瑞芝里大片瓦房。商定租赁土地四十年后房产归美国浸礼会。于是许成记从原来那个施展不开的地方搬进瑞芝里,前面三排平房出租,中间是其住房,后面是作场和堆积建材的场地。
接着,许成记又建造了瑞芝里山上的两层洋房、银山门的浸礼会教堂以及大西路的福音堂。由于建造质量较好,信誉誉满大江南北。镇江的四益农场全部工程由许成记营造。其时权势显赫的江苏省政府委员、民政厅长王柏龄(又兼任蒋中央军某师师长,是蒋介石的嫡系)母亲六十生日大庆,蒋氏奖励五万大洋给王,王即请许成记设计、营造寿堂,为他的母亲祝寿。
“许成记建筑事务所”不仅在镇江营造许多建筑,而且还承接了外地许多工程。当时扬州最大的旅馆——绿扬旅馆和扬州十二圩盐务稽核所大楼(专管淮盐的一个大机构)也是许成记建造的。由于质量上乘,外观富丽堂皇,以至于江苏省建设厅厅长董赞尧也请他们在高邮城里建造了宏大而豪华的住宅(董家是高邮最大的地主,开了糖坊,出产著名的“董糖”)。
http://s3/mw690/004hikidzy7pN3wvrYS92&690
http://s13/mw690/004hikidzy7pN3xErMg4c&690
http://s1/mw690/004hikidzy7pN3xIUAoc0&690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鲁培元,查不到相关记录,只能查到一个叫鲁之瀚的人可能是他的儿子,据此可以推测鲁培元出生于晚清光绪年间,江西黎川人,在1937年上海沦陷之前客居上海。
http://s14/mw690/004hikidzy7pN3wEPSd0d&690
网上的老照片。
http://s13/mw690/004hikidzy7pN3xPJY81c&690
京畿路这一带都是背靠云台山或者宝盖山,所以这边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旁边的吉庆里也是这样。
http://s2/mw690/004hikidzy7pN3wmwDLd1&690
巴洛克式风火墙。
http://s14/mw690/004hikidzy7pN3wg5ched&690
http://s13/mw690/004hikidzy7pN3xErMg4c&690
http://s1/mw690/004hikidzy7pN3xIUAoc0&690
http://s14/mw690/004hikidzy7pN3wEPSd0d&690
http://s13/mw690/004hikidzy7pN3xPJY81c&690
http://s2/mw690/004hikidzy7pN3wmwDLd1&690
http://s14/mw690/004hikidzy7pN3wg5che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