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广陵韶华
广陵韶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9
  • 关注人气:1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州古迹——近乎似园曰近园(二)【国保】20141006

(2015-11-06 12:06:04)
标签:

近园

文化

西野草堂

杂谈

笪重光

分类: 美好江苏

 

【名称】:近园

【级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七】,2013年立

【年代】: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

 

      近园的东边有一座假山和容膝居,和虚舟相接的西野草堂墙壁上镶嵌着30余块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石刻。

     近园,为清顺治年间进士杨兆鲁所建。兆鲁名青岩,曾官福建按察副使,回乡后购地六、七亩(其中部分为恽氏东园旧址),经营5年,“近乎似园,故名近园”。园于康熙十一年(1672)初步建成,杨曾邀请著名画家恽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在园雅集,由杨作《近园记》,恽书石,王作《近园图》,笪为之题跋,一时传为盛事。现题记残碑仍留园中。同治年间,园为刘氏所有。光绪十一年归恽氏,称“静园”,俗称“恽氏花园”。

   原有建筑略有改观,但总体布局未变。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西野草堂”,居中,堂前凿池叠山,环列水池中间。亭榭、书斋、轩馆、回廊均依山而建,各缀以不同景色。过曲桥流水,见一亭伫立山顶,西植一片竹林。山前隔水置一组建筑:左为“天香阁”,右为“安乐窝”。临地有“得月轩”。园西回廊起伏,与北面的“秋爽亭”相接;东侧岸有“虚舟”伸出水面,过虚舟进入“容膝居”,向右拐过小石拱桥,登上假山,有“三梧亭”,亭下为“垂纶洞”,石蹬径路,洞壑宛转。园内花木扶疏,倒影水面,相映成趣。 

   近园为文人荟萃名园,许多著名文人常来园中作客,留下不少唱和诗文。园中原有一些匾额也都出于名家手笔。现东侧廊墙内嵌有名人书条石30块,石高0.32米,宽0.84至0.9米不等,其中有雪浪洪恩、何焯等撰书。园占地不广但布局精巧,意简而蕴籍;建筑不繁但错落有致,具晚明风格之江南古典园林特色。

 

http://s11/mw690/004hikidgy6WFzopNuGca&690
   在石岛的东边也有桥连接陆地,不过有一些不一样的,这里是双桥,大约是后来在小拱桥旁边新建大拱桥方便交通。
http://s16/mw690/004hikidgy6WFSLpNtd7f&690

http://s13/mw690/004hikidgy6WFSLMmC07c&690
   凸出的桥心石。
http://s12/mw690/004hikidgy6WFSLV1FNcb&690
   这边的望柱和另一座桥是一样的,约莫是后配的。
http://s2/mw690/004hikidgy6WFzpxlip31&690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小的实用拱桥。
http://s16/mw690/004hikidgy6WFzpPciH8f&690
   小石桥虽然小,但是各个部件都比较全。
http://s1/mw690/004hikidgy6WFzq1uGA40&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zqd7yz93&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WFzqugnr7d&690

http://s15/mw690/004hikidgy6WFzqJcwS3e&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WFSLDUL680&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WFzpd8YDd7&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WFzqUn8J39&690
   在园子的东南边有比较大的面积,也有比较多的假山,穿过香樟路,就是容膝居,是一座硬山顶的三开间建筑。
http://s6/mw690/004hikidgy6WFzr7bH7f5&690
   东南角有一座假山。
http://s9/mw690/004hikidgy6WFzromN208&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WFzryNBf49&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WFzrNM3587&690
   根据史料记载假山上是有一座“三梧亭”,亭下为“垂纶洞”假山上有石条砌成的台阶。
http://s6/mw690/004hikidgy6WFzsxAgd15&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WFzpkjwjef&690

   这个有美人靠的走廊就是虚舟,貌似是用了舫的意思。
http://s14/mw690/004hikidgy6WFzvQRJP1d&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WFzw0jmDa7&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zsL4cj33&690
   雕刻精美的横梁和优美的蓬轩。
http://s11/mw690/004hikidgy6WFzsTMo27a&690

http://s9/mw690/004hikidgy6WFzt0cZib8&690


http://s7/mw690/004hikidgy6WFzw8KrA06&690

http://s9/mw690/004hikidgy6WFzwiO2ka8&690
   明朝雪浪法师的诗句石刻。

   近园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就是东边墙上的石刻,约有30多块,其中大多都是历史名家的碑刻,有建园时期杨兆鲁朋友的题刻,有恽氏的家族碑刻,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之前在一些资料上看过这些碑刻的记录,但是写博客的时候并没有找到。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zwwl5973&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WFzwItmc54&690

http://s15/mw690/004hikidgy6WFzwXEcKbe&690
   清朝何焯的碑刻。

   何焯(1661—1722),字润千,晚号茶仙;江苏苏州人,寄籍崇明,为为官后迁回苏州。学者称义门先生。何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校勘古碑版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书,并入能品。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
http://s2/mw690/004hikidgy6WFzxdTr3f1&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WFzxBH8c70&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WFzxTVHn9d&690
   中丞公家庙记,这里的中丞估计值得是恽彦琦的父亲恽光宸,曾官至江西巡抚。

http://s10/mw690/004hikidgy6WFzxNmWJf9&690

 

http://s15/mw690/004hikidgy6WFzxtKuG2e&690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孙男毓嘉谨记并书。这里的孙男叫恽毓嘉,是清朝光绪年间园主人恽彦琦的嗣子。

   恽光宸,字薇叔,号濬生,道光进士,官至江西巡抚兼提督,诰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

  恽彦琦,字莘农,咸丰进士,曾任礼部主事、湖北按察使等职。诰封奉政大夫。

  恽毓嘉,字孟乐,光绪进士,曾任国史馆总纂、福建延平知府等,诰授奉政大夫。

http://s10/mw690/004hikidgy6WFzy4inLe9&690
   园主人杨兆鲁和著名书画家笪重光的题字碑刻。
http://s10/mw690/004hikidgy6WFzybwYVe9&690
   笪重光(1623-1692),回族,清朝著名书画家。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逸叟、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传光、蟾光,亦署逸光,号奉真、始青道人,江苏省句容人。一江苏丹徒人作。顺治九年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以劾明珠去官。罢官归乡,隐居茅山之麓,学导引,读丹书,潜心于道教。卒年七十。笪重光工书善画,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称四大家。精古文辞。有《书筏》、《画筌》传世。
http://s12/mw690/004hikidgy6WFzyl6T9cb&690
   这里的国史列传估计是把《清 国史馆》中关于恽光宸的篇幅刻录下来了。
http://s6/mw690/004hikidgy6WFzzwSeF75&690
   国史列传的第一块介绍是的清朝光绪年间园主人恽彦琦的父亲恽光宸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zzF9HZ93&690
   近园的水面很大,但是养的鱼并不多,而且不是锦鲤,细看才看出来,似乎是胖头鱼。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zzVh0Tc3&690
   近园还有一个看点,就是保存完好的堤岸和围栏。

http://s3/mw690/004hikidgy6WFSHfyQG02&690

   红色花岗岩的莲花头望柱。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SHERwf93&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WFSGvP3zd1&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SGIwHpc3&690
   雕刻精美的横梁和矩形荷叶墩。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SGSxt903&690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SH589t73&690
   “西野草堂”刘海粟,年方八五。也就是刘海粟大师在1981年提的。
http://s4/mw690/004hikidgy6WFSHqR6bb3&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WFSHWcFQb2&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WFSIgMF371&690
   虚舟的一墙之隔就是容膝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