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州古迹——前后北岸—吕宫府【省保】、管干贞故居【省保】20141005

(2015-09-30 11:15:11)
标签:

杂谈

文保

前北岸

管干贞

分类: 美好江苏

 

【名称】:吕宫府

【级别】: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七】,2011年立

【年代】:清

 

【名称】:管干贞故居

【级别】: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四】,1995年立

【年代】:明、清

 

    前后北岸虽然没有国保单位但是省保不少,其中就有吕宫府和管干贞故居,两位都是清朝重臣,且故居现存面积都比较大,算是除楠木厅外比较重要的古建了。

   吕宫府有没有破坏不清楚,但是管干贞故居是另一处痛,在改造中管氏后人居住的前北岸14号被强拆,现在的资料说故居是前北岸30号,但由于之前的火灾等因素,故居被拆分有多处门牌,前北岸14号也是故居的一部分,但是常州的文保部门同样是用了缩小保护范围这一招,拆掉了这处管氏后人的住宅。

 

http://s15/mw690/004hikidgy6VCkXFiWO6e&690
    文保牌牌。

     吕宫(1603-1664年),江苏武进人,字长音,号金门。清顺治四年(1647年)状元,是清朝第二位状元,他与同住前北岸的明朝最后一位状元杨廷鉴是僚婿(连襟),人称僚婿状元。吕宫历任秘书院修撰、吏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官至一品。吕宫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有《五经辨讹》十卷、《群书通解》、《金镜录》等著作。
http://s9/mw690/004hikidgy6VCkXSyUga8&690
    市保牌牌,吕宫府在前后北岸地区算比较晚成为市保的单位,但是仅仅三年后就升格成省保,看来其价值还是蛮高的。

http://s15/mw690/004hikidgy6VCkY4bfM1e&690
    大门是新建的,而且个人赶脚很粗糙,尤其那对门枕石,真不知道钱用到哪儿去了。

    故居原建筑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市有关部门对其在原基址上并用原旧料(大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了翻建复原。现故居坐北朝南,前后原有8进,现存5进,硬山式砖木结构。头进门厅,面阔5间,前檐下1楹筑成沿廊;二进大厅,面阔5间,前后檐木椽叠涩超檐;三进属独立庭院,楼前砌高墙,中开院门。主楼高二层,面阔7楹7间(东西两侧为小间),楼前为方形天井,天井的东西两侧各建有面阔5楹3间的二层厢楼,厢楼与主楼紧连,北端有木梯,上下通达主楼,楼群下层及院墙处均构筑有沿廊,回廊互通;四进面阔9楹5间,其中正屋进深5楹,南檐下筑进深3楹的翻轩沿廊、北檐下筑1楹宽的沿廊;五进为厨房,面阔6楹5间,南檐下筑有1楹宽的沿廊,房前天井的东北段有古井一口,井栏外表雕刻莲瓣纹饰。整体建筑特色:所有建筑均分布于一条中轴线上,故居的东西两侧都有贯穿前后的夹弄,夹弄可通达各建筑及天井,两厢楼楼上相对的外侧面均采用木质挡板,这在常州三合式庭院中较为罕见,整个建筑东西两侧的外墙顶端砌筑的封火墙起落有致,高低参差,尽显徽派建筑风格。
http://s6/mw690/004hikidgy6VCkYcABf75&690

http://s11/mw690/004hikidgy6VCkYsfr42a&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VCkYIAQF31&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VCkYTW5Tdd&690
     前后北岸,靠路边的牌坊。
http://s10/mw690/004hikidgy6VCl0ZiZ389&690
     文保牌牌,管干贞故居共有3块文保牌牌,两块是嵌在墙上的老牌,一块是前后北岸统一的新牌。省保碑上是明、清,市保碑是清代,但是根据资料管干贞故居的其中一部分是其先祖管绍宁的探花第,管绍宁在崇祯年间中探花,建探花第,所以当然是明代古建。管干贞也有扩建,所以是明代加清代。
http://s6/mw690/004hikidgy6VCkZ3oa105&690
   管干贞(1734-1798),字阳复,号松崖,常州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御史、工部侍郎,1789年起任漕运总督。他居官清廉,弊绝风清,鲠直无私,担任谏官时,纠劾大员无所顾忌,在任漕运总督时,他干练公允,乾隆帝赞为能干,他或弃船策马登岸,或在外支帐露宿,于水利及漕运颇多建树,上下都赞他慈惠。1796年,他力排众议,执意从实际出发,不从户部所议,被革职,1798年逝于北京。管干贞还是一位画家和大学者,他得恽南田真髓并有多部著作传世,如《五经一隅》、《明史志》和《松崖诗抄》等,他的画有盛名,善花鸟,尤精于着色牡丹。
http://s8/mw690/004hikidgy6VCl00GEvd7&690

   管干贞故居在前北岸21-28号及其毗邻地区。故居历经数百年风雨摧折变迁,风韵犹存。大门设在整个宅第的东南面,门檐高耸,两侧砖门柱守望,石框大门外有两级石阶及坡石。故居在清代有南北纵向八进,偏宅数进。民国初年,北面三进中的两进平房一进楼房焚于一旦。照壁、门厅与轿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改建为商业用房。现在仅存中轴线主宅三进与后厅西侧偏宅三进。

 第三进为故居的精华所在。三开间的楠木大厅,大厅为明代抬梁式建筑,楠木梁柱十分粗大,为省内所罕见,柱下衬阴沉木明式柱础,阴沉木是木头中的活化石,极为罕见。大厅内悬镶金“福”字大匾(现藏市博物馆),这是1794年乾隆59年皇帝为祝贺管氏五世同堂而亲自书写的,这一年乾隆帝已84岁。大厅称“锡福堂”(在古代汉语中,锡通赐,锡福即赐福)。楠木大厅又称花厅,厅前有四级石阶,院中东西各植一桂花树,东南角是一人合抱的玉兰树,花开时节花如冰玉,西南角的山茶花树干有碗口粗,花若焰火,堂前两侧各植一棵海棠树,花树蕴含“玉堂富贵”“兰桂齐芬”之意。玉兰树旁是一卷边石方台,石板甬道有约三米长,有两只石鼓支起的长条石凳,另有数只大鱼缸,里面各色金鱼摇晃着大尾巴。当年管干贞与洪亮吉、赵翼、赵怀玉等诗友或在厅堂议事,或在院中吟诗唱和,或在花树下赏花作画,是清朝常州的文会之所。

  楠木厅后有一夹弄,可由备弄向西走向偏宅。夹弄北为后厅,又称内厅,厅前院门由一高耸的重檐起脊的垂花门楼组成。大门两旁为水磨砖砌乌黑的门柱,木门外门楣两侧各有两条正反相迭的莲花垂柱,门内上方门冠为镂花如意木雕,可惜彩已漆剥落。这就是当年管绍宁的“探花第”,完全是一派明朝风格,在常州已极为少见。石门坎旁置一对箱形门墩石,上方为花环浮雕,前面为狮子蹴球,足下踩三角形基石,狮子颈项上绶带飘拂,栩栩如生。进入大门扑面即四扇屏门,门旁绕院回廊别有情趣,可避日晒雨淋,称抄手游廊。后厅房间三正两耳,中间厅堂及卧室四间,檐下瓦当呈龙凤戏珠图,堂前有一块长3.75米的整块巨石(又称“七步石”),在省内也少见,省文物专家评价很高,覆盆式石柱础(明式)在常州已十分少见。两侧耳房略小,旧时为主人书斋,小院门上书“东壁图书、西院翰墨”的斗方大字,院中植梅花、石榴等,书斋名“锡福楼”、“梅花书屋”。后厅厅堂屏门后为重顶轩屋,屋顶内呈穹形。

  出轩屋迈入第五进楼厅,这里实为内厅的后续部分。楼上楼下五开间的两侧均有暗弄通向厅后,称钻山游廊。厅前为长方形大院,院内曾筑池垒石,栽植杏、桃、荷、竹,这就是管干贞的读书处和藏书楼——大观楼,又称“读雪山房”,清末楼头榜上书“坡邻学舍”,表示自己以苏东坡的邻居为荣。管干贞曾以大观楼和锡福楼的名义精刻自己的著作,常州市图书馆至今还藏有管干贞诗集。

  内厅西侧(现为前北岸30号)是偏宅三进,结构与内厅相类,均为三开间厅屋,第一进院子亦为回廊四合院,第二进为堂屋,两侧为书房,两侧门厅上方均有龙凤浮雕,工艺十分精巧,大梁两头也嵌有木浮雕,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第二进与第三进四合院还留有大石板花台。第二进楼厅是管氏女眷居住的绣楼,门窗至今还保持当时的建筑风格,均为木雕排门。楼厅后有古井一口,至今仍可汲水。第三进厅堂仍在。
http://s10/mw690/004hikidgy6VCkZHkKJ99&690
    这座古建的进深比较深,山墙有大大的人字,而且比较低,应该是由于建造年代早,现在的地基比较高的缘故。根据前面的门牌推测此处应为前北岸30号,但根据资料前北岸30号并不是管干贞故居的主宅而是西路的偏宅。不过由于整个故居有多个门牌,而且有的没有挂,所以真的不确定是不是楠木大厅。

http://s7/mw690/004hikidgy6VCl0O2Gy26&690

    前后两边都是故居,根据资料大厅两边是有备弄连接的,但是现在两边都是和整个街区相同的,大厅成为一座单独的个体。有关设计居然把故居拆分了,然后用内宅的巷子做了街区的通道,真的是很不可思议的设计。
http://s12/mw690/004hikidgy6VCl0cnrlfb&690

   在大厅的南面是一座垂花门,也算是蛮少见的。
   楠木厅后有一夹弄,可由备弄向西走向偏宅。夹弄北为后厅,又称内厅,厅前院门由一高耸的重檐起脊的垂花门楼组成。大门两旁为水磨砖砌乌黑的门柱,木门外门楣两侧各有两条正反相迭的莲花垂柱,门内上方门冠为镂花如意木雕,可惜彩已漆剥落。这就是当年管绍宁的“探花第”,完全是一派明朝风格,在常州已极为少见。http://s12/mw690/004hikidgy6VCl0oydJ7b&690

     根据报道这对门枕石应该为明代旧物。
     石门坎旁置一对箱形门墩石,上方为花环浮雕,前面为狮子蹴球,足下踩三角形基石,狮子颈项上绶带飘拂,栩栩如生。
http://s6/mw690/004hikidgy6VCl0yJ0h15&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VCl0IAZj69&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VCl1aXSL4f&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VCl1Pir6b0&690

http://s6/mw690/004hikidgy6VCl4Gwmh35&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VCl4SsUN21&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VCl53aoZc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