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桥古镇——何氏宗祠【国保】上20140921

(2015-01-19 16:38:58)
标签:

杂谈

黄桥

旅游

泰州

文保

分类: 水城泰州

 

【名称】:黄桥战斗旧址——黄桥战役支前委员会旧址(何氏宗祠)

【级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七】,2013年立

【年代】:明

 

      何氏宗祠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珠巷街124号,始建于明代,改建于清初,已有五百年历史,虽历尽沧桑,仍然风骨犹存,1982年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氏宗祠由大门堂、仪门、大厅、振裔楼组成。祠堂坐北朝南,大门两边垛头设大块砖雕,刻上有灵芝、珊瑚、犀角、元宝、古钱等吉祥图案。 

     何氏宗祠的大厅算是我在黄桥最好的发现,非常喜欢这种氛围。除去革命遗迹的光环,凭这么大的明朝构架的大厅,加上江南少有的彩绘,评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是什么问题。

 

http://s9/mw690/004hikidgy6P6vEWLUs38&690

   文保牌牌
http://s8/mw690/004hikidgy6P06sSLX1d7&690
   何氏宗祠东边的小巷子,可以看到一座二层小楼。

http://s13/mw690/004hikidgy6P6vtj6446c&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P6vtqDSQ04&690
    木质柱础
http://s14/mw690/004hikidgy6P6vtuMeF4d&690
    大门格式为我国古建筑将军门式样,檐桁之下的额枋上设有四枚门簪,只是这种形式在北方建筑比较多,我们这边很少看到。
http://s5/mw690/004hikidgy6P6vtyJQU64&690
    门旁设左右对称“门当户对”式门框,两边设有狮子盘球浮雕圆形大抱鼓落地石墩。
http://s13/mw690/004hikidgy6P6vtCd6Q9c&690

http://s7/mw690/004hikidgy6P6vtFLQW36&690
    门厅
http://s9/mw690/004hikidgy6P6vurxI458&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P6vuuP0E04&690
   仪门的石门当,厚实无华。
http://s16/mw690/004hikidgy6P6vuzKXlff&690

http://s12/mw690/004hikidgy6P6vuD6uT5b&690
   仪门上的砖雕。
http://s8/mw690/004hikidgy6P6vuGW9xe7&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P6vuKONF5f&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P6vuOpKN29&690
     仪门,老实说仪门上的砖雕花纹楼楼觉得也是比较少见,毕竟仪门是明朝遗物,至于砖雕是不是明朝的就不清楚了。
http://s2/mw690/004hikidgy6P6vuSi3v71&690

http://s1/mw690/004hikidgy6P6vuVLtS30&690
     进大门过小天井则是仪门,仪门体现了明代建筑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的风格。仪门门楼系磨砖砌筑,采用民间糯米汁和石灰浆粘接,灰缝细密结实,至今严丝合缝。

http://s5/mw690/004hikidgy6P6vEPd8U64&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P6vvoiYk34&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P6vBFBah39&690
     二进大殿在之前维修过,这根应该是当时被替换下来的古代木柱。
http://s11/mw690/004hikidgy6P6vET2Xw5a&690
    大厅面宽三间,南立面檐柱与厅堂之间设走马廊檐以扩张厅堂空间进深。走马廊梁柱独具匠心,采用荷叶形木墩作点缀,8个墩体12个外立面无一雷同。大厅为木结构建筑,用料精良,工艺考究,厅堂木桩为金丝楠木。厅堂构架粗壮气派,正梁下的云柱柱头与承梁斗拱之间采取了透雕“抱梁云”、“山雾云”花板予以配饰,榫卯结合,相得益彰。当年厅堂梁、枋、柱头、斗拱等构件上均以彩绘装饰,至今仍依稀可见梁架上山水花鸟残留痕迹。地面以一尺见方的砖材铺设。
http://s16/mw690/004hikidgy6P6vFGAeH7f&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P6vPFl2nef&690
    位于大殿廊西边的奉宪勒石永遵碑,感觉被重新刻过了。廊东边还有一块何氏宗祠碑,但是除了碑头有几个字外,整个碑身都看不清了,所以就没有拍了。
http://s13/mw690/004hikidgy6P6vLYfqAdc&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P6vK6xh577&690
   朴素的木栅格门,破碎的宣纸,无尽的历史感。
http://s8/mw690/004hikidgy6P6vJYM1V47&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P6vK2sZx47&690
    很别致的荷叶墩,月梁。
http://s3/mw690/004hikidgy6P6vQo9TY52&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P6vKa9Lr51&690
    右边的梁上的彩绘更加清晰点。
http://s10/mw690/004hikidgy6P6vM1AyB09&690

http://s16/mw690/004hikidgy6P6vM5E1Fff&690

http://s5/mw690/004hikidgy6P6vM9AKUc4&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P6wddEVrf1&690

http://s8/mw690/004hikidgy6P6vU8fIP77&690
    图上还能隐约的看的出一点彩绘的痕迹,到现场其实也不是很明显的,要好好保护啊。
http://s13/mw690/004hikidgy6P6vSH6qMbc&690
    大厅里的木材体量也比较大,但是木柱,木梁都没有雕刻,只有山雾云雕刻的比较精致,也是一种特点吧。
http://s11/mw690/004hikidgy6P6vSKw0Wca&690

http://s6/mw690/004hikidgy6P6vUbYI5e5&690

 http://s10/mw690/004hikidgy6P9ijoQVra9&690

http://s9/mw690/004hikidgy6P9ijsHcA88&690


http://s3/mw690/004hikidgy6P9ikKxTc32&690

http://s2/mw690/004hikidgy6P9imp6ud81&690
   大厅里的陈设的桌椅也是老物件的。
http://s8/mw690/004hikidgy6P9imtuxVa7&690
    这是介绍何家的官员的简介。
http://s14/mw690/004hikidgy6P9imbGB72d&690
       这是一副明朝的插屏,楼楼也是少见了。插屏正面刻有一段文字,字体似篆似隶,古色古香,文中十二个“醉”“宜”的书法各不相同。
http://s3/mw690/004hikidgy6P9imkjCye2&690
   天启壬戍
http://s2/mw690/004hikidgy6P9imgDGF51&690
    插屏为红木底座,雕刻有鹿鹤嘻松图,
http://s13/mw690/004hikidgy6P9im6mlK4c&690

http://s7/mw690/004hikidgy6P9inhTPEc6&690

http://s14/mw690/004hikidgy6P9inlwoRcd&690
     何家祠堂的大厅虽然有修缮过,但是你看不出来修缮过,就是一副古朴的样子。很好的感觉。就是应该再好好保护一下梁上的彩绘,毕竟这边不好保存,而且梁上存下的也很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