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2015-01-13 13:00:57)
标签:

育儿

分类: 专题研讨

解决问题的策略

开发区实验学校   刘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
2
、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于问题的联系。
3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实际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一、导入  直接揭示课题。策略是什么意思?

、教学新课

(一)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谁来啦?小猴邀请我们帮他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愿意吗?

师:小猴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她经常在家里帮妈妈干活,一起来读读,预备开始。(课件出示“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师:已知条件是?要求的问题是?看来咱们班孩子就是厉害,读了一遍就记住了。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

问: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吗?

(二)分析数量关系

过渡:我们读读题目(板书:读题目),想想题目的意思(板书:想意思)(5分)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简单的题目里蕴藏着丰富的含义。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想先算出第一天的,再算出第二天的。(7分)

(三)列式解答

1、小组讨论

师:其他人想法一样吗?拿出作业纸,找到第一题,选择一种方法解答,可以列表,也可以列式。有其他的办法的可以写在旁边。小组里说说怎样解答的。(9分)

2、交流展示

问:谁是列表解答的?(先说第二天)

问:谁来说说他是根据那些条件求出第二天的?

师:接着回答。生:根据第三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三天。

问:有列式的同学吗?生说完所有算式

问: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师:读一读表格里的数,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5个。第五天是用第四天的个数加5,有其他方法吗?

3、比较: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填表的,有列式的,其实,不同方法之间有相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也就是“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不变

小结:(课件出示)回过来想想,我们尽管方法不同,都是根据这两个条件来想起。像这样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补充课题——从条件想起)(15分)

(四)回顾反思

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要弄清楚题中已知条件的含义,弄清要求的问题。

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理解题意;先算…,后算…;列式,列表、

三、巩固拓展

1、第1

(课件第一幅图)师:接下来,我们用几个例子来用用这个策略。(课件:根据(    )和(    ),求出(    ))怎样列式?

(出示第二幅图)生:根据(    )和(    ),求出(    )。怎样列式?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   ,又根据  ,这就是从条件想起。

课件出示: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

(课件:根据(    )和(    ),求出(    ))怎样列式?

师:比较两个问题,有什么发现?

指出:第一个问题是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求出的,第二个问题是根据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和其中一个条件求出的。从条件想起,就像一个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推(21分)

2、第2

(课件一句一句出示条件)师:小猴玩皮球,(出示条件1)皮球落下会弹起来,(出示条件2),假如老师这是皮球,这个高度表示16米,落下后第一次弹起来,大概在哪个位置?谁来比划?

师:我们只要根据“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从条件想起,顺着这个条件一次推算下去,就能求出答案。(26分)

3、第3

指名学生读题。

师:18只猴在哪里?圆圈表示18只猴。先在图中标出两人的位置,再解答。

指名上台讲。

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后问有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进一步要求:如果列式计算,可以怎样做?(18-8-4)怎样想的?你认为画图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帮助?

4、第4

师:这是小猴兵兵,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一起去好吗?看看他们家的地砖(出示题目)(30分)想想从条件想起,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列式解答。

问:怎样列式的?你有没有算出50块?

引导反思:如果列式计算,可以怎样做?

4、第5

师:接下来我们和兵兵一起做个游戏,画圆圈,(出示第一个条件)(接着出示第2个条件)问题出来了,迅速说出答案

师:为什么是第4个,不是第5个?

生:因为第4个就画不下了

四、当堂检测

师:学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能用好吗?完成作业纸第6题。

五、小结反思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好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