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说”例释

(2014-02-09 18:53:33)
标签:

文化

分类: 语文园地

“插说”例释

 

 

“插说”,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里,都是一种常见的文字现象。一般说来,古代汉语中的插说多为注释性的,所以杨树达先生在《汉文文言修辞学》里称之为“自释”,即是说,“插说”就是后文对前文中所提及的人和事加以补充或解释说明的文字。举例说明如下: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为什么要插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呢?邹忌是个“形貌昳丽”的漂亮人,要比美,总得有个美的对象,如果不交代说明徐公是个齐国的美男子,那邹忌与之比美就无从着落了,同时也失去了比美的意义了。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亚父是项王对范增的尊称,前文未提及过,这里突然出现,读者当然不知系指何人,若不立即释明,总会悬疑而不决。

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作者用始龀两字插说,意在强调“遗男”之小,一个刚换牙的七八岁小孩子能跳助愚公移山,又何况大人呢?其移山行动正好回击了河曲智叟的责难。

4、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阴堕如落叶。(《冯婉贞》)

“开火”,本指发枪之信号令,若不随即予以插说交代,读者就会误以为“开火”就是“打仗”。

5、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与新政,时号为“军机四卿”。——参与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也。(《谭嗣同传》)

“参与新政”和“参知政事”均为宰相之职,前者是新名,后者是旧名。这是以旧释新的插说例。

上列诸例皆属注释性的插说。从某种角度看,注释性插说就相当书后的“注解”,两者都是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它又有别于注解,一般情况下,注解是游离于正文之外的文字,除少数为作者自注外,多为他人所释;而插说则是文章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