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Floor
Time设定了一个由6个里程碑组成的能力发展阶梯,而这个阶梯是孩子进一步学习高级技能的基础。自闭症儿童就是在这个阶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如,感知觉异常、处理信息困难和自我控制力差。这6个里程碑分别是:
里程碑1:集中注意力和自我调节。在这个阶梯上,成人通过游戏观察孩子感知觉方面的表现。如,孩子喜欢听哪种声音,然后能有好的表现;或是观察他对触觉的反应,是喜欢轻轻地被抚摸还是重压;充分调动孩子的感知觉,让其体验身边的事物。注意孩子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里程碑2:亲密关系和参与。这个阶段,成人应观察各种互动游戏带给孩子的乐趣。如,蒙脸藏猫猫、把玩具藏在盒子里等视觉游戏会让孩子觉得特别好玩;而像“韵律拍手”会发展孩子的听觉能力;开小卡车的游戏适合于刚学走路的孩子;而扮演角色的游戏更适合于学前的孩子。多注意观察,根据孩子的兴趣,随时准备进行这种互动式的活动,以此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当孩子对一个物品感兴趣时,不要刻意地与他争抢这个玩具。如,孩子喜欢积木,引导者可以把积木放在头顶挤眉弄眼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里程碑3:双向沟通。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肢体动作、语言和假想游戏,引导者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孩子主动开始或结束一个交流的回合。把孩子的所有行为(包括随机性的)看成是主动的。例如,看到孩子很兴奋地拍手,引导者可以借此为突破点,与孩子一起边拍手边走舞步。如果他无目的地拿一个小玩具车玩,引导者可以告诉他:“你的玩具娃娃有一封信要送到奥特曼(说出一个他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那里,需要用你的小车送信。”当孩子主动对某个物品感兴趣时,引导者适时地进行引导,使他很容易地实现第一个目的。如,他用手去指一个漂亮的球表示他想得到它,引导者可以把球移到他的身旁。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做事情,而不是要求别人为他做。最后,鼓励孩子为引导者做事。如,与孩子一起玩搭房子的游戏时.让孩子自己爬到引导者的肩膀上。如果他还想继续玩这个游戏,让他主动说出或做出示意,而不是等着别人问他。
里程碑4:多回合的交流(解决问题)。在假想游戏中可以另外再加一些步骤。如,吸引注意力方面:“这个小车不能开了,怎么办啊?”在目标中设置一些有趣的障碍,以增加交流回合的次数,而这种交流的回合是连续性的。在引导者的帮助下,许多孩子可以进行多次连续性的交流回合。而引导者通过声音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不很确定地指向一个玩具,引导者就可以装成很困惑的样子,故意去拿别的玩具。这样孩子就会尽力地用手势和语言来表达,以使他的需求被别人所理解。逐步地提高孩子的动作设计能力,充分利用模仿能力和各种感知觉。如,捉迷藏和寻宝游戏。
里程碑5:创造想法。尽量让孩子用头脑去想,发挥思维创造能力。这种方式要比用实物或图卡配上文字的引导方式有效得多。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在现实的互动交流和想象游戏中产生各类想法,引导者要把言语或想法与相应产生的影响(情感的表达)和行动时刻结合在一起。鼓励孩子创造各类想法,无论主题是什么。同时将想法与图卡、标志和语言(文字)的形式相结合。
里程碑6:逻辑性思维。无论在假想游戏还是现实的互动交流中,都尽可能地发展孩子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让孩子能够把动画或电视剧中的不同情节联系在一起。当孩子的思想出现混乱或是中断的时候,要把他带回到主线上来。如,他在聊到邻居的时候,突然转到了汉堡包。引导者就应该把他的思维拉到原来的轨道上,对他说:“等一下,刚才你不是在说邻居吗?可你现在又提汉堡包。我快晕了,你到底想同我说什么呢?”在与孩子的对话中,不断地向他提出问题,让他依据你的问题来回答,使孩子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鼓励孩子说出玩假想游戏和现实互动游戏的感觉,如,可以问孩子:“高兴吗?”或是“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啊?”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把过程背诵下来。在这个阶段也要让孩子理解数量的概念。例如,当孩子还想要更多的饼干时,问他要几块。
Floor Time是一套有系统的方法,可以协助孩子攀登发展的阶梯。透过这个方法,带领孩子回到过去他错失的最初里程碑,重新开始发展历程。孩子与父母和治疗师一起密切合作,可以重新攀登里程碑的阶梯,一次一个阶梯,重新获取过去错失的技能。通过“功能性情绪发展能力”的这六个发展阶段,格林斯潘主张建立与儿童的情绪分享和人际关系的联结,找出儿童许多无意义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意义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沟通、互动能力。使用跟随儿童兴趣的方式,自然提高了儿童人际参与的动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