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仗义执言打抱不平的唐代大诗人

(2014-05-01 06:30:00)
标签:

王季友

杜工部

仗义执言

吐天地正气

人格魅力

分类: 隋唐史话

http://s9/small/004hcj3czy6IvErKzv513&690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为天下寒士鼓与呼,抒发了对人民冷暖痛苦的同情和济世救人,舍已为人的崇高理想。

在《三吏》、《三别》里对遭受战乱深重灾难的广大人民深切同情。

那么,杜甫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不平事会怎么做呢?本性使然,杜甫同样勇于相助,打抱不平。 杜甫曾写过一首题为《可叹》的七言古诗,这首诗是为当时另一位诗人王季友写的。此王季友,其父乃封疆大吏,后遭变故,家道中落。王季友好学,虽家贫,人穷志不短,作风很正派。可是他的妻子柳氏与其家族却嫌弃他,后来和他离了婚。有些人不了解内情,纷纷议论,指责王季友,传来传去,把王季友丒化了。

杜甫对这种不公平的议论指责很生气,于是,写下了《可叹》这首诗: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幻为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

群书万巻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

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

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

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丒。

明月无暇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时危可仗真好俊,二人得置君侧否 

太守倾者领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

用为羲和天为成,用平水土地为厚。

王也论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旷前後。

死为星晨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

 杜甫此诗之大意为:

天上云彩变幻万千,这会儿就 像件清白干净的衣服,一会儿却变成了一只灰色的狗的样子了。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人生道路上形形色色变化无常的事那样没有呢?

 王季友这样一个作风正派的人,忽然被说成那么低劣。悲哀!可叹!

明《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卷有云:荣枯本是无常数,何必当风使尽帆?东海扬尘犹有日,白云苍狗刹那间。

由于杜甫的这首《可叹》诗作,后人就借“白云苍狗”来慨叹人事和世态变迁迅疾、出人意料,逐渐地演化为成语。

诗人王季友在公元736年,他22岁时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高中状元,为江西历史有记载的第一个状元,并任御史治书。岑参在《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一詩中这样称赞他:“王生今才人,时輩成所仰。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王季友之人生确有些戏剧性,大悲大喜,大辱大荣,在他的一生中相交替换,从卖履穷汉到新科状元,其转换恰如白云苍狗之交。

王季友此后也并非一帆风顺,在逆境中,杜甫、岑参和崔颢三位名士大力举荐他。朝廷下诏起用王季友,始任陕西华阴县郡,后又升迁江西,大概在此时,发妻柳氏也回到王季友身边.两人相拥痛哭,一夜无眠,相互倾诉久别的思念。原来柳氏受家族压力而不得已。王季友最后入朝任太子司仪即御史中丞。贞元十年(794),81岁的王季友与世长辞,归葬丰城林山龙泽坑智度寺后,赠豫章伯。妻柳氏附葬。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大诗人杜甫对周围的穷人,好人满怀同情与关切,总想尽力地帮助他们。所以,杜甫才受到百姓普遍的爱戴和尊敬。诗圣伟大的人格魅力与他的诗词一样辉映人间,万古灿烂! 

http://s6/bmiddle/004hcj3czy6IvEBLWF97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