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顾往昔

(2021-10-04 14:09:59)
标签:

杂谈

随笔

时评

情感

   泾阳16路,霸道来袭! 2016-7-22 21:27 阅读(8)   
       一大早,上县城办事,奇怪,平日二十分钟一趟的泾阳16路公交,一个小时了居然没运行。路人议论纷:泾阳16路公交又罢工了!
       原来,为了扩大运输能力,缓解周边市县来西部最大的“乐华国际度假区”旅行的交通压力,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咸阳新增一条公交线路,以咸阳火车站为始发站,乐华欢乐世界为终点站,于7月22日正式通车。这条新开线路全程35公里,共24个站点。该线路共投入16辆新能源车,为纯电动非空调公交车,全部车辆装有GPS监控系统,采取无人售票投币方式。全程票价为7元。然而这一利民新公交,又一次触动了泾阳16路的利益神经。因为其中福隆庄、蒋刘村、大堡子、金田玉、阜下村、费家崖等六个站点与16路重合。于是泾阳16路故伎重演,置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利益于不顾,罢工停运,一窝蜂的涌至福隆庄路口,对新运行的线路公交进行围追堵截,霸道来袭!
       泾阳16路公交的霸道由来已久!
       自从县乡通车以来,泾阳至高庄的16路行情一路疯涨,营运线路由十几万一路飙升至六十多万,收费由3元一路升至7元,成为泾阳十几个乡镇中公交线路和票价最贵的线路。高庄镇受地理环境限制,自古以来交通不便。两河夹一塬,南北宽不过两三公里,东西长17公里,一条大道贯穿东西。出行时,16路公交是唯一的选择。巨大的垄断利益,养成了泾阳16路乖张的霸气。不说很多年以前,高陵通咸阳的客车给高庄人民带来的无尽欢乐和自由因影响16路的利益戛然而止;也不说有一年修石渡至西安的新线路因泾阳16路的前堵后拥霸道来袭而杜绝了高庄人民通往西安的自由之路;更不说恓惶的出租车在高庄的有来无回......就在三个月以前,泾阳16路公交就因为西安北客站开通了至乐华城的360路公交而大闹公交公司,居然置高庄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利益于不顾,罢工停运达一周之久。
       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一般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而言,公共运输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但无论哪种解释,公共交通都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我国公共交通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由此,国家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同时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然而,泾阳16路此次罢工停运居然导致了360路公交在长达十余华里的繁忙地段闭门空转,违心的关闭了人民群众出行的方便之门!
      泾阳16路,可谓霸气凌人!
       1.全县票价最贵公交:全程23公里票价七元;
       2.起步价高:哪怕只坐一站路起步价两元;
       3.说停就停:开通以来,只要不合己意就罢工停运,将人民群众的出行利益绑架在自己的私欲战车之上;
       4.一叶障目:城镇化在快速发展,泾阳16路抱残守缺,为蝇头小利不惜率先成为阻碍泾河新城发展的螳臂;
       5.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你不看球大爷的脸色,还就不让你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城镇化进程势不可挡!随着泾河新城的标新立异而起,随着明珠家居的强势发展, 尤其是近两年乐华欢乐世界和乐华88度温泉乐园的相继运营,高庄镇已由一个人口不足两万的闭塞小镇发展成为一座欣欣向荣、交通便利、企业云居、年客流量超过百万的新型现代化城镇。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渠道、多途径的流动方式是大势所趋,仅仅凭着泾阳16路就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吗?
       八十米宽的沣泾大道不是为泾阳16路修的!
       泾河跨河大桥不是为泾阳16路造的!
       乐华世界的游客不是你泾阳16路能够承载得动的!
       泾河新城的未来不会让泾阳16路独霸天下的!
        
泾阳16路,“霸道”来袭!

泾阳16路,“霸道”来袭!
     截止7月22日18时,已被堵了十个小时的新线路公交还在等待中!
     泾阳16路,真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