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公路
盘山公路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海拔2400米的雷洞坪车站,休息,吃饭。饭自然还是米饭,只是比以前多了好些我叫不上名称的菜品。吃饭而已,我不管它叫什么名称,只要端上来,我就挥箸不停。因为既就是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总知道它被端上来是让我们吃的,而且还必定是他们认为最好的最具有特色的地方菜品。且不论油盐酱醋,也不问酸甜苦辣,一个原则:吃饱。此时此刻对菜品的评头论足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倒是有一道菜,老板做了专门的解释,叫“东波肘子”。原来这里就是东波故里啊!那就再尝一尝,还真是好吃,但又不见得有多好吃。我从来都没弄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吃”,至于你说不说得上来我不清楚。我觉得,在需要吃饭的时候,只要能吃的都是“好吃”的。再好的东西,如果不能吃,那也是白搭;再不好的东西,只要能吃,它就可以保全你的性命。人吃饭不是为了“好吃”,也不是为了“艺术”,它只有一个最实际的意义,就是填饱肚子补充体力!所以,别说了,赶紧吃,吃饱了还要上山呢!
从雷洞坪至索道下站,这可能是峨眉山中最富有登山意义和登山乐趣的一段路程了。虽然只有1.5公里,却让我们近距离地见证了“峨眉猴”的灵性与野蛮。峨眉山野生猴,学名“藏猕猴”,俗称“大青猴”,又因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妙号“猴居士”。因与游客互动较多而具足灵性,但也野性犹存。虽然导游一再提醒,不要提塑料袋,与猴至少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可是不经意间,我还是被猴偷袭了。一只顽皮的大青猴蹲在山路中间,突然间就趴在了我的身上去抢我手中的塑料袋,要不是包里有雨伞,我还真就给他了。猴子毕竟是猴子,人是由猴子进化来的,总要比它有智慧吧。所以在它出爪之前,我将袋子转至右手,这猴子不愧是人类的远祖,它瞬间就转到了右侧,但在它伸爪之前,我已将袋子转至左手,并且稳稳站立平静地看着它与我争抢。也许它觉得还是修为不够,终究敌不过“后辈”的冷静和智慧吧,放弃了与我的比试转身跑了。窃以为,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只不过是在具有野性的同时具足了灵性而已,本质上与猴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人之所以能被猴子伤到,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其一,就像我一样,自以为比猴子聪明,聪明反比聪明误。其二,被自己的惊慌所伤。惊则气下,手足无措,被猴有机可乘。其三,无视警告,肆意逗猴。其实,人类虽然是由猴子进化来的,我们还是应该学会怎样的与猴相处,学会怎样的与大自然相处。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与自己的内心相处,才能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而不为外物内情所伤!
猴谷
猴居士
猴。人
这一段路,虽然只有1.5公里,但是多台阶多陡峭,这对于常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对于年老体弱又想登顶膜拜的人来说那可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于是就有师傅来问“需要坐滑竿吗?”滑竿,相当于北方的轿子,是中国江南各地山区特有的一种供人乘坐的传统交通工具。用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片编成的躺椅或用绳索结成的坐兜。这倒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师傅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获得回报,游客们因付出达到登顶朝山拜佛的目的。当然了,还有很多人觉得好玩,也让师傅们抬上了山,但是,当看到师傅们在冲上一段陡峭的台阶而被同伴们换下来,手扶肩膀,挥汗如雨,气喘如牛时,我竟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悲伤!抬滑竿的人与被抬的人,虽然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一种公平的交易,然而,不知怎么的,不由自主地,我还是流了泪!
登山
抬滑杆的师傅
索道人流
抬滑杆
俊秀峨眉的维护者
终于登顶了,天,竟意外地放晴了!一时间,阳光普照,刚被雨水冲洗过的山体格外地青翠;一时间,云雾飘渺,袅袅白云从千山万壑之间冉冉升起;一时间,轻纱妙曼,铺天盖地,漫无边际;一时间,山风骤起,云开雾散,玉宇琼崖尽显眼底。真是一个圆满的美妙世界!在这圆满的世界中隐现着普贤菩萨的金身,金身旁傍依着辉煌的金银铜三大殿。天宇楼阁,佛光普照,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真不愧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美名!
银殿







正是: 雾锁山峰山锁雾,
竹涌翠色翠涌竹. 远离喧嚣喧离远, 舒享自然自享舒.
金顶留影
海阔天空

玉宇楼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