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2021-07-01 20:09:25)
标签:

旅游

时评

情感

杂谈

       终于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网上定行程,高铁天府行。西安北客站,12点33分的动车。一进秦岭,就进入了隧道的天地,火车又稳又快又舒适,16点23分准时抵达成都东站。我们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古人常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我们,四个小时就到达了。正是:过高山大河如履平地,风驰电掣似陆地神仙。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要进秦岭隧道了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成都东站龙之梦大酒店
     
         当然,快是快了,却失去了旅途虽说艰辛但却极致美丽的风景。现代社会,一切讲求“快节奏”,吃得要快,走得要快,干得要快,拉得要快,就连旅游都得讲究“说走就走”的快。生活的节奏,早已不是十年二十年前的节奏;今日之风景,也早已不是李白杜甫时代的风景了。现代社会,尤其是快速富裕起来的这个世纪,人们已把享受生活当成了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所以,今日之华山,早已不是三十年前之华山,更不是李白时代的华山了!本来,自然景观有着自然的美丽,不会随着人及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然而,现代社会,今天的人类,自以为是的、肆无忌惮的、按照不同的意愿对大自然进行着各式各样的改造。所以,景观早已不是原来的景观,自然也不再是原来的自然,今人也再难觅古人笔下的俊秀与华美了。
      抵达成都东站,接站的师傅及时又热情,可惜,人再好,堵车,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事。11公里的路程,走了38分钟。看来,成都的发展,就此一点来说,一点儿都不比其他的一线城市逊色。到了住宿地,是一座不错的公寓式酒店。其实,出门游学,住的不必讲究,吃的也可凑合,景点一定要好看。这是我当初和导游“小鱼儿”约定成行时的一句玩笑话。但是,我们真的不是土猪,也不是豪人。我们出来,不是图吃得有多么好,住得有多么豪,我们的目的很简单:走出家门,走出陕西,看一看不一样的山水风景,了解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所以,放下行李之后,在酒店门前的小餐馆吃了一碗牛肉面,就不顾旅途劳累,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向成都的街道深处走去。当然了,也不是漫无目的的,毕竟还是在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的,且“小鱼儿”还专门将我们安排在这“天府丽景(宽窄巷子店)”。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入住 天府丽景酒店(宽窄巷子店)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成都街道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据记载,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王朝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这条清代街区记录了老成都的沧桑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宽窄巷子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8亩。是中国AA级旅游景区,曾获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称号。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宽窄标志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宽窄是一种哲学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宽窄巷子布局图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宽巷子入口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院墙上的木雕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门前的木雕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拴马石
         
               位于窄巷子32号门头的老墙上,离地约1.2米。已风化斑驳,是宽窄巷子仅存的                                    三个拴马石之一。百年前这里曾是北方满蒙八旗及家属的居住地,有骑马出行的习惯。拴                                    马石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号性表现。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巷子深处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享受采耳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优雅的生活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庭院走廊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庭院内的戏楼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恺庐                       恺庐位于宽巷子11号,院名恺庐,该门头为宽窄巷子中最富标志性门头                  之一。院门用特制的青砖砌成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门,门洞上方嵌入中式                 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石匾上方砌出的椭圆形图案,代表高  
               悬“避邪镜”,意在镇退各路妖魔,永保合家平安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天府”游学记之一:天府之行


       我突然觉得,在这寸土寸金的省会城市,在被四周重重高楼大厦包围的重压之下,成都市中心地带居然能保留着三个这样古香古色的小巷,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了。不过,虽然保持了庭院的形式,但是饱含的却是最具现代化的商业气息,唯有那些不同形制的大门及门楼,才能嗅得道古老庭院的意味。
     雨仍在不停的下,虽然淋湿了头发和衣服,但我们及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朋友们依然游兴不减。而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一大厅之中,居然有几位年轻的师傅在叮叮当当的打造着纯手工银饰品,这在今天这个讲求效益的社会,真可谓凤毛麟角了,也许,正是这富有生活气息的叮叮当当的响声,才把现代生活与老成都的记忆有机的勾连在了一起吧!
      宽窄巷子的意义所在:
1.宽窄巷子是成都休闲都市、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
2.宽窄巷子见证了成都二干三百年来城市建设发展与演变。
3.中国的满城制度在全国几十个重要城市中,成都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宽窄巷子完整体现了清朝满城近300年的历史演变。
4.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规划与建筑的独特风格:完整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结合,北方胡同与四川庭院的结合,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与川西民居的结合。这些特征造就了宽窄巷子的建筑艺术特色,使之成为当今城市风貌趋同大潮中稀缺的城市文化资源。
     2020年7月22日,宽窄巷子步行街荣获“首批5家全国示范步行街”称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