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天地】首席教师职责

(2020-11-17 18:58:17)
分类: 教师天地

首席教师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肩负的任务、保质完成主要工作。

一、首席教师的定位

首席教师是什么?我理解的首席教师是一线优秀教师。应该是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校教育科研思想的落实者,是青年教师的指导者,是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

(一)首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学科教师

中国有句古话:“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首席,在教学上有自己的鲜明风格,有自己的拿手涧,课堂效果好、考试成绩优、学生信服你,你才有足够的底气去指导别人,你才会无声胜有声地影响别人。

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的标准不好界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应具备一些最基本的要素:

1.要有比较强的专业水平,对学科的理解比较透彻;

2.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

3.要有比较强的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

4.在同行、学生中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同行信服你,学生敬佩你。这些东西,既需要内功,又需要外功。

(二)首席教师应该是一位能说会做的业务专家

所谓首席,应该是组内业务的“权威”,在本学科领域内是学校乃至更大范围的“领衔人物”。

从专业的角度,首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应该是教师的教师,首席教师要负责组织学习、听课、评课,落实常规,督导教师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明白地表达出来,你的立场、你的观点决定了工作导向;你的立场、你的观点别人信不信服、取决于你能否从较高的角度俯瞰教师的教学实践。

这种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对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的认识深度、思维角度高于同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唯有此,我们的首席教师这个没有权力的“官”,才能在组内树威立信,“威风八面”,才能靠智慧点燃智慧,才能领起你的教研来!

在当前实施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我们的首席教师要能把握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并把这些理念与实际对接,用新课改的理念引领、评估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在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小环境下,首席教师要根植课堂,率先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并着力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首席教师才能用行动感召着周围的教师在研究状态下教书育人,研并快乐着,教并成长着!

(三)首席教师应该是一位协调沟通的组织能手

首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一个教研组教研的质量保障,作为首席教师既是学科的领导者,又是同组人员的伙伴。

首先应该做好引领的工作,做在前、想在先,让老师们能心服口服,才能有效引领。要善于运用全校管理中的优势与平台,借学校之力,借领导之力,借组内同事之力开展工作。

其次是学科教师队伍的整合,全面提升队伍专业水平,也有一个协调问题,让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成长重点,发挥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并促进其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发展;激发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帮助其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建功立业。

三是教研组文化氛围的建设更需要协调,形成一套本组成员认可的富有活力的教研组工作机制,培植教研组全体成员“质量至上”的工作价值取向,形成一个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共同体,打造学校范围内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

首席教师的观念决定着一所学校学科发展的维度,首席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学科教研的高度,首席教师的领导能力决定着一所学校新课程改革践行的力度。首席教师的业务水平、组织才能、合作精神、思想境界、人格魅力等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教研组内能否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团结协作;关系到全组教师敬业精神,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二、首席教师的任务

作为一个学科的首席教师,肩负着三大任务:

第一、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一支敬业爱岗、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第二、实施学科教学管理,增强学科凝聚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第三、积累本学科教学经验,形成本学科教育教学特色。

这三大任务是相互联系的。组织全组教师不断地学习、总结、探索、反思、积累本学科教学经验,才能持续地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本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共同提高了,专业发展了,才能可持续的实现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首席教师的职责

首席教师要想把本职工作做好,只能靠优秀的教学成绩带动人,靠扎实的专业水平说服人,靠良好的组织能力凝聚人,靠积极的工作态度感召人。

(一)落实教学常规。

落实教学常规,是教师了解学情、因材施教的路径,是教学经验积淀升华的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贵在个“实”字,态度要踏实,检查要真实,说实话,说真话。

(二)组织本组教师学习。

制定学习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如集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组织观看教学录相或优秀教师教学实录等。通过学习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

(三)组织课堂教学交流。

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说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达标课;突出某一特点的特色课;探讨不同课型的研究课。

在听课时给每位老师分配听课任务,使得评课时人人均有话说,评课要及时,要确定主评人。

(四)培养新教师和帮扶“薄弱”教师。

在组内开展“师徒结对”,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给年轻教师明确学习任务,检查督促提高。采取“集体诊断”等方式,帮助少数“薄弱”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全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组织课题研究。

(六)指导集体备课。

帮助和指导各年级备课组搞好集体备课,检查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执行情况。

(七)实效组织教研活动

确保每次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首席教师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为凸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教研活动之前,要提前充分准备。如这次教研活动,要学习什么内容,要讨论什么议题,谁做中心发言人,采取什么方式,发言时间多长,取得什么效果,解决什么问题,形成什么材料等。教研活动后要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是否有效,成功在哪里?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总之,首席教师只有高标准的定位自己,高质量的履行职责,才能担当起首席的责任,“首席”才名副其实,名至所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