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横路民居带
以寺前街为中心,向南延伸至大罗山东麓丰台山脚白水郑宅村。长约5公里;向北则分成以经水心至河头寮为中轴的覆盖大罗山麓和黄石山麓的4条散布状民居带,各长约2公里,串连着共约88个聚族而居的自然村
寺前街至白水郑宅民居带
寺前街:多姓共居。
沧 河:沧河村冯姓,185户,455人。始祖冯铭保(1315~1386),字顾盘,号儆宇。明初自温州夹屿迁居。大宗祠在老车站农械厂内,小宗在沧头下横塘桥边。
城 北
:城北村陈姓,95户,285人。先祖陈应麟,应麟生煜,煜生止善,登宋嘉定戊辰(1208)进士;止善生勋卿,宋末自郡城森桂坊迁宁村,复迁二都英桥居住,为今城北村陈姓始祖。
丰
台 :
现陈姓为多。始祖陈集云,清乾隆己未(1739)自福建泉州丰泽区后渚村迁居。
坦
头 :许氏聚居,始祖茂盛于元代元统年间(1333~1335),由宁川迁此。现全村180户,许姓约100户,占55.56%。
孙垟 :
孙氏聚居。始祖君政,明万历间自郑岙迁此。同年金姓始祖自三甲下金迁此,各以开岩凿石为生。明万历二年(1574)柯姓始祖从永嘉寮田(今黄田)迁此,三人结为盟兄弟。原地名沙洋,后因孙姓兴盛,改名孙垟。现全村120来户,孙姓约80户,占66.67%。
双
岙 :王姓为主,始祖于清代康熙年间由英桥分派迁此。现全村105户中,王姓约35户,占33.33%。其余郑、李、胡诸姓。
三都
:张姓为主。 始祖张敬,宋末由福建莆田赤岸普门堂迁居。为永嘉巨姓望族。族中显人六世张璁(1475~1539),字秉用,嘉靖赐名孚敬,字茂恭。
。
二
都 :现王姓为多。五代唐时自闽来徙英桥里。嘉靖初,黄岩南门王氏来通谱系,谓英桥、黄岩南门两派俱出自台之宁溪。王族奉王惠(1257~1340),行万十一为始祖,元时来居。为永嘉巨姓望族。
殿
前 :
现王姓为多。先祖王倓(1065~1137),王旦五世孙,从宋高宗南渡由卞梁(今河南开封市)迁至温州城南锦春里而居,诰赠参议大夫兼朝议大夫,赠少卿。
前
街 :
现陈姓为多。先祖陈应麟,宋绍兴甲子(1144)进士,官南京武选司。随宋高宗南渡,自福建赤岸奠居永嘉西门外广化厢书绅坊。后世科甲蝉联,遂为望族。传六世陈十相,迁居二都前街,为前街始祖。至今已传二十四世。
度山头 : 朱姓聚居。始祖纂,字巨彰,号彬一。宋代淳祐年间(1241~1253)由平阳朱处迁此。现全村500户,朱姓为370户,占74%。
白水刘宅 :刘氏聚居,始祖文泌,为文成南田刘基曾孙,因避朱棣迫害,由南田迁永嘉金堡,于明代永乐七年(1409)入继白水何家。现全村231户,刘姓约200户,86.58%。
白水郑宅 :郑氏聚居,始祖宗祥,字肇一。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自乐清柳市凤屿象山(今象阳镇)迁此。现全村500余户,郑姓约380户,占76%。
寺前街至皇岙民居带
西姜
现姜姓为多。始祖姜建源,元间自金华兰溪太平乡西姜迁居。宗祠在西姜河边,坐西朝东,建筑面积 432平方米。与巷底孙氏宗祠隔河相对。
上黄
现王姓为多。宋元符三年(1100)进士。居郡城小油车巷。孙王鞏,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徙七都。传三世王焕,号建庵。宋理宗间自七都转迁永嘉三都寺前街中居住,为街中王姓始祖。族中行第为:“焕缙选修彰,希一浚应继。子世良钦明,光步振顺庆。”
朱垟
:始祖朱演极,字泰一。宋景定年间自福建建阳迁居,因氏名地为上朱垟。传今已二十三世。
青山 : 娄氏聚居,始祖孝庄,于宋末入赘入青山,全村410户左右,娄姓280户,占户数的68.29%。
瑶
溪 :董姓聚居,始祖永清,明时福建赤岸迁此。现全村330户,董姓119户,占户数的36.06%。
南山下 : 又名倪儿岙,由上南山与下南山两自然村构成,倪姓聚居,始祖倪源培。南宋嘉定年间(1208~1244),由金华迁入南山,全村229户,内倪姓为147户,占64.19%。
北皇岙 :
张氏聚居,始祖黄冈,南宋理宗时(1225~1264),由福建赤岸迁此。现在全村222户中,张姓172户,占74.47%。
寺前街至河头寮(朱院头)民居带
横
浃
现孙姓为多。始祖孙旭,字昌恭,行进一。元初自青田鸣鹤乡迁居。族中行弟(自五世至二十四世):“雨维德世,子国士宗,邦家茂启,培玉元昌,克光传继。”
水心王宅 :始祖王元璞,元季自一都三甲(即今天河镇)迁居。至今已传二十二世。宗祠在王宅,占地面积1324平方米。
方山头 :方氏聚居,位于大罗山支脉方山的突出部位山下,故名。始祖方宁青,明时由乐清南岳崧山入赘龙湾寮前李家,后迁此。现在全村530人中方姓180人,占33.96%
浃
底
:位于外桥浃北首的浃底山麓,故名。叶氏聚居,始祖叶温,南宋时由陕西双溪官迁温州,定居此。全村现有774人,中叶姓约600人,占77.52%。
河 口
:
黄氏聚居,与前牌黄氏同祖同宗。河口为始居地。全村现有约913人,黄姓约700人,占76.67%。
寺前街至白楼下民居带
下
湾 :位于黄石山麓凹进处之东,俗称“东”为“下”,故名。陈姓聚居,与后陈同祖同宗,现全村约100户,内陈姓89户,占89%。
新
河
: 现邹姓为多。新联村邹姓,144户,405人。始祖邹明吾,号清远。宋宁宗年间(1195~1224)自闽省邵武府泰宁县徙居。族中显人四世邹永言,官四川重庆同知。
上
湾
: 位于黄石山凹处之西,故名,泮、林、王、蔡杂居(蔡已消失)。
金
岙
:林姓聚居地,始祖林城一,宋末元初时由福建赤岸莆田迁入。全村703户中,林姓425户,占60.05%。
白楼下
:张氏聚居。越茅竹岭入永嘉场境的第一个村落。古代茅竹岭上驻军建有牌楼,故名,后人贪便,将“牌”写成“白”字。始祖张成志(1261~1332),元初,由永嘉楠溪迁此。现在全自然村780户,内张姓286户,占40%。
底岭下
:张氏聚居,因位于马鞍岭下,故名。与牌楼下同祖同宗,现约230来户,内张姓210户,占91.30%
前
牌
:黄氏聚居,始祖东冈,明初自凤川前黄入赘罗东,始居河口,后迁此,现全村约30户,除1户张姓外,余均黄姓。
寺前街经龙湾民居带
寺西
:寺西村寺后郑姓,明初自乐清象山迁居。
沙岙儿 :原为山麓一沙岙,故名。陈氏聚居,始祖于清代迁自二都英桥外灰炉湾。现有村民约80户,陈姓72户,占90%。
山
北 : 位于黄石山北麓,故名。林姓聚居地,始祖林仕,号百二,宋末自福建赤岸迁此。现全村408户中,有林280户,占68.63%。
后
陈 : 原为黄姓住地,后衰落。明永乐年间(1403~1424)有陈姓始祖自玉环迁入。兴起,故名。现在全村300户中,陈姓240户,占80%。
营
田 :古时建有兵营,故名。叶姓聚居地,谱毁于倭患,始祖无考,今奉明末梅溪(1591~1636)为始祖。全村55户,有叶姓45户,占81.82%。
上
岙 :林姓聚居地,始祖仔秀(1578~1649),明末由二都前街分派迁此。现全村98户中,林姓90户,占91.84%。
龙
湾 :
始为宋、元间有李姓、潘姓、高姓始祖入驻,均传承中断。后于明洪武十九年间有陈氏始祖会(1348~1424)自玉环迁入,繁衍至今达188户,全村总户数为557户,陈姓占33.7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