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悟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
徐悟优秀教学能手工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4
  • 关注人气: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

(2015-12-02 22:05:50)
标签:

生活

物理

分类: 课堂教学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

—————人教版新教材有感

白河县初级中学  徐甜甜

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是:自主、探究、合作。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体验。新教材更是强调了这一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用生活来组织物理课堂教学,让生活走向物理,再让物理走向生活。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所以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把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更注重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性,对技能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学生要“动”起来,自己去认识和发现知识,发展技能。我们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探索。例如:我们在“声现象”这一章中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都动起来:做尺子的振动;用手触摸喉头感受说话时声带的振动;还可以把碎纸屑撒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振动。让学生边活动边探究,并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领略物理规律,这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

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对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得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情景,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如在《平面镜成像》一课的导入时,可用多媒体展示以下情境:

一只猴子想喝水,她蹦跳到河边准备捧水喝,发现平静的河面有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兄弟”,它感觉很奇怪,就冲着河里的那只猴子做鬼脸,这时他发现河里的那只猴子也同时对它做同样的鬼脸,它很生气,就要跳到河里去和那只猴子比一比。

上述材料是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要让学生充分地分析、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才能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要求。

二、从物理走向生活

因为物理知识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地将物理课程与生活、科技、社会进行有机整合,采取多种方法来激活知识。做到日常生活“物理化”,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来收集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例如:1、在“电功率和安全用电”这一节,布置学生观察家里电能表的铭牌,再把家里所有用电器的功率加起来,看所有用电器能否同时工作;寻找家庭用电存在那些安全隐患,采取什么措施解除这些隐患。2、在“电磁继电器”这一节,通过阅读电磁继电器的说明书,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它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有重要应用。3、调查任务:选取二十个家庭,调查这些家里有没有电视,每天看电视多长时间。根据调查数据写一篇小论文:说说电视的利与弊。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物理实验和小制作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要求学生制作声音可变的哨子、潜望镜。指导学生制作电动船、水位自动报警器、滑动变阻器、电动机模型等。同时还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回形针、泡沫、鞍扣、大头针、木块、塑料瓶盖、各类水果等制作指南针、水果电池、小灯座。让学生在经历各种物理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既能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使知识得到升华,有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感。通过各种物理小制作活动,可以实现两种目标,显性的结果是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隐性的结果是学生体验了过程,获得了探究与创造的方法。

   总之,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新课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要建立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到自己所学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可以改变和指导生活。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可持续性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