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冰山理论”下企业人才管理的思考
(2020-10-08 09:01:19)
标签:
管理学科 |
分类: 学科热点 |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第一资源。企业要充分发挥人的资源优势,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可持续健康稳健发展。
一、“冰山理论”及其在人才管理中的运用
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理论”模型。
其认为人的素质由六方面构成,一是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二是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四是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五是特质:指个性身体素质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映。六是动机: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内驱力(如亲和力、影响力、成就)。它们将影响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所谓的“冰山理论”就是将人的素质分为可见的“冰山以上部分”和不可见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主要包括员工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学习就能够获得。“冰山以下部分”在员工素质和技能中占有7%的比重,主要包括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它处于员工素质的最下层,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员工素质和技能部分的核心内容。
2.“冰山理论”在企业人才管理中的运用。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对人才进行选拔考核时,往往注重可见的知识和技能,忽视了人才的潜在能力分析。比如招聘者根据应聘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确定岗位人选,这样,企业虽然能招聘到与岗位匹配的人才,但却忽视了人的潜在能力。拥有丰富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水平来管理企业。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有效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充分挖掘人才的“冰山以下部分”潜能至关重要。
二、基于“冰山理论”的企业人才管理的思考
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决定了员工能力的好坏与公司经济效益的高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配置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等多方面并举,建立企业人才生态圈,形成开放的、有张力的人才“引、育、留”工作体系。
1. 优化人才选拔模式。
在这个阶段,应聘者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并了解企业和岗位的准确信息,在发挥外显优势的同时,亦要了解自身隐形特质,以便充分挖掘自己素质条件实现人岗匹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企业需要对人才招聘引进和录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采取一些专业的人才选拔测评的技术方法进行甄选,强化测评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对人才选拔的核心内容要清楚,做到有的放矢,洞悉应聘者的潜在素质,这对招聘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招聘者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能以开放包容的思想接纳各类特质的人才,能以非常规的评价标准来评估应聘者是否符合企业的人才战略需求,以确保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职业化培养就是要对员工具有的潜在特质进行充分开发,能够有效融合和运用他们可见的“冰山以上部分”和隐藏的“冰山以下部分”素质能力,较大程度地发挥个体隐形特质的核心作用。在进行培养设计的时候,要将培训体系和实战运用相结合,线上和线下模式相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和评估方法,打造契合企业文化的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技能型人才队伍。企业需要根据人才的素质状况不断进行战术上的调整,保障培训投入,把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长期选择,让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使企业、人的发展、培训方式三者获得协调统一。同时,要打破隐形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为企业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形成以才定岗、以岗促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合理人才配置体系。
企业要充分运用“冰山理论”模型,分析人才的隐形技能知识,基于工作动机的基础上,结合岗位需求合理配置使用人才。只有在充分尊重人才个人意愿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才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动力。企业要完善评用结合的人才评价标准,按照“一盘棋”思想,建立人才横向、纵向交流机制,既让人才可以扎根专业领域,又可以得到复合型业务锻炼。在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前提下,要秉承不拘一格用好人的原则,及早放到关键岗位蹲苗历练,提高人才配置效率。对新入职员工要跟踪关注,及时根据使用培养情况进行调整。用好人才信息数据库,实现企业内部人才资源有效共享,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广度和深度。
4. 完善人才留住机制。
企业和人才不是单纯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而是一种平等互利的价值交换,彼此是良好合作关系的战略伙伴,企业要能够通过各方举措,用好各类人才政策红利,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珍惜人才、留住人才。企业要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环境,以统一的劳动关系代替不同的身份分类,创造公平的职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抓好人才工作的保障,把制度建设贯穿人才工作始终,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推动人才工作更科学规范、富有成效;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以文化凝聚人心,形成识才、爱才、敬才、厚才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对各类人才人文关怀,及时了解掌握人才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改善人才生活条件,切实解决人才的实际困难。
5. 形成人才激励体系。
如何对人才进行有效激励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难题,为此,企业要充分运用冰山理论模型,对人才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进行持续动态跟踪,制定合理的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措施,激发人才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构建完善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相适应的收入机制,建立外具吸引力、内具公平性和竞争性的福利薪酬体系,探索契约化管理、个性化考核、差异化分配等激励措施。在“冰山理论”中,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激发得当将有效降低企业人才离职率,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成效,这就要求企业要对人才隐形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人才类型可采取个性化管理,对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使得人才的贡献和价值在更大范围得到认可。
三、结语
企业在提供给人才更好发展平台的时候,会让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更强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提高管理效能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为导向,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要求,优化人才结构为目标,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为手段,提升人才素质为核心,为企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进程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者:金冬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