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应用对策分析
(2019-09-10 10:46:11)
标签:
管理学科 |
分类: 学科热点 |
随着网络信息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升,人工智能逐渐同现代社会相融合,从而使得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趋于人工智能化应用。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够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够增强企事业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企事业单位开始将人工智能引入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由于,人工智能在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时间较短,面临很多的挑战和问题。首先,介绍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特点;其次,阐述了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的对策和措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特点
人工智能主要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被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以及超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 对员工能力进行重新定义和规范。
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拓展了企业员工的能力,根据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对所需员工能力进行重新定义和分配,有益于规范员工的创造力、决策力和协作力等。
2. 重新制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
基于当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结合人工智能要求重新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制定,从而满足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科学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3. 全面加强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使得企业人员能够对人工智能有所了解和正确对待,消除企业人员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抵触情绪,提升企业员工同人工智能之间的合作效率,发挥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二、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造成的影响
1. 降低成本支出,提升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从某些特定方面来看成效更为优秀,不但降低了成本费用的支出,同时还在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方面更为严谨和合理,极大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还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完善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比如人事局的人员招聘、分配、培训、薪酬福利以及绩效考核等,这些工作都可以交由人工智能进行处理,实现了人事局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工智能化发展。
2. 加强数据处理,提高了整体信息的准确性。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管是在企业人力资源数据信息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人事局考勤用打卡机,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所有员工指纹或面部等信息进行了建档和存档,并根据时间考核的设定,对员工每天的打卡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理,从而为人事局相关管理部门或人员提供考核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的记录和处理,比以往单位员工手工记录要方便和准确得多;又比如人事局员工的工资计算,通过相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对员工相关信息进行录入,结合考勤机数据信息和实际工作情况,便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个员工的具体工资所得,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
3. 优化经营决策,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
人工智能在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根据企事业实际要求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和模拟,从而为企事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相关情景,并对企事业单位采用的相关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模拟,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该情景模式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方式和目标,或者企事业单位可根据一些实际案例和数据信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不同类型的备选方案,并在实际经营决策过程中给予辅助,使得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更具客观性和实效性。
4. 强化模块管理,合理挑选和分配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将人力资源各模块融入其中,同时还实现了对各模块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比如人工智能同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模块相结合,可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对岗位应聘人员的所有应聘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和对比分析,这样不但能够直观地判断应聘人员是否满足企事业岗位所需,同时还能够针对应聘人员的能力进行合理化分配,增加招聘成功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应用还对企事业单位的一些岗位培训造成了影响。通过人工智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员工的一些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化分析,从而增强岗位内容的培训成效。
三、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1. 打破传统,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考核其工作的完成质量与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事业单位应遵从经济时代的发展,将人力资源管理同人工智能相结合,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行重新定义,改变以往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内容。同时,由于人工智能介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事业单位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有了新的变化,员工工作和体验感更加深入,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事业单位构建了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2. 共同发展,转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观念。
接纳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全面应用,能够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得更好。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转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观念,明确定位人工智能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适合位置,取长补短,有效避免以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完成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完成的判断性工作,实现人工智能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共同发展与完善。除此之外,企事业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让二者充分、有效地融合,从而促进人工智能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共同发展。
3. 与时俱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
企事业单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完成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了使企事业单位员工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转换为云平台管理系统,奠定人力资源人工智能化工作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实际发展形势所需,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调整,并制定出实用性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比如当前大多数企业员工考勤用的各种打卡机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 给予肯定,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管理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事业的成本支出,并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应根据人工智能要求,打造具有专业化高素质水准的技术团队,并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给予肯定和优化;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应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加强,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心转移到关注并促进员工创新能力方面,促使企事业员工实现人工智能化工作转型,从而快速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的要求,加强企事业员工和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背景条件下,企事业单位对人工智能应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但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起到了改善的作用,同时还增强了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影响力。本文将人工智能技术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在有效提升人员分配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相应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前形势和人工智能要求,从根本上打破传统,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观念,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发展,发挥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作用。
作者:赵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