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语文低段教研组集体备课(一)

(2019-12-22 21:49:18)
标签:

教育

分类: 集体备课

项目名称

小学语文组

项目负责人

李梦密

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17日

活动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活动主题

《搭船的鸟》》集体备课

开课教师

 

参加对象

小语教研组低段全体成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父”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搭”等13个字和“母亲”等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啦”在本课的读音,能据词定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学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和各部分内容。

  3.能与同学交流作者对哪些事物(雨景和翠鸟)作了仔细观察,并说出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初步了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及其意义。

  4.朗读翠鸟捕鱼的句段,注意描写翠鸟捕鱼的动词,感悟翠鸟捕鱼的敏捷;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翠鸟捕鱼的情景,初步了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及其意义。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教学准备:

  教师:“父”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父”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美的内容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体会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小结:通过对单与导读的学习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写下来关于美的内容。这个单元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要知道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以及其意义;(2)自己尝试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入释题。

  导语: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美的事物。

  1.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通过课题,你知道作者观察并写下来的是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作者观察并写下来的是鸟。)通过课题,你知道作者是观察的是什么地方的鸟?(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观察的是船上的鸟。追问:你是从课题的哪个词语知道的?回答预设:我是从课题“搭船”这个词语知道的。)

  4.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PPT出示课文插图)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作者观察的是船上的鸟。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阅读理解要从课题开始。那么,作者观察并写下来的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又让我们我们从中了解到什么观察方法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了有关的练习,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思考:作者是在课文中谁?他在什么地方观察这只搭船的鸟的?这是一只什么鸟?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鹦”。

  (3)多音字学习。

  副板书出示多音字“啦”本课的词语,注本课的读音,个别指名检查读准字音,读字读词。

  指名说出“啦”已学过的读音,并组词语,读字读词。

  小结:“啦”不同读音的意思及用法。

  (3)PPT出示会写字词“搭船、母亲、沙啦、响起、羽毛、翠绿、长嘴、吞下、哦、捕鱼”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会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预习任务3。

  4.反馈指导。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二)反馈预习任务3,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

  1.反馈指导预习任务3。

  预设:

  问题1:作者在课文中是“我”。

  问题2:他在小船上观察这只搭船的鸟的。

  问题3:这是一只翠鸟。(追问:“我”是怎样知道这只鸟叫翠鸟的?指名回答。预设:是母亲告诉,“我”才知道叫翠鸟的。)

  2.粗知课文大意。

  出示任务:借助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桌议一议,课文讲了“我”的一件什么事情?(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简单说一说。)

  3.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讲我在小船上看到并认识了翠鸟。

  4.小结:在初读课文后,能抓住主要人物,用简单句式说说主要人物干什么,这样做,就是略读课文,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了。同学们做的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

  三、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一个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1自然段:我和母亲坐小船去外祖父家,天下起了大雨。

  第2自然段:雨停了,我看见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

  第3自然段:看着小鸟,我想到了三个问题。

  第4自然段:我看到小鸟捕鱼吃。

  第5自然段: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3.出示任务:按照课文一个内容划分为一个部分的原则,给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在它们的开头和结束处标上“”。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内容:我和母亲坐小船去外祖父家,天下起了大雨。

  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内容:雨停后,我看到一只美丽的小鸟捕鱼吃。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内容: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5.小结:(借助各部分内容复述课文内容大意后)讲同一个内容的自然段可以归并为一个部分,一个部分讲一个内容。根据这个原则,这篇课文应该划分为三个部分。如果一个自然段就是一个部分,那么,自然段的意思就是这个部分的内容了。

  四、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语文低段教研组集体备课(一)


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语文低段教研组集体备课(一)

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语文低段教研组集体备课(一)



       


活动反思与建议

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备课,效果佳。

过程确认

教科处负责人签字:蒋义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