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州当代美术馆|浙江,大舍建筑

(2018-08-01 10:40:08)
标签:

杂谈

[戳此看原文视频]

项目介绍

美术馆位于台州具有独特历史底蕴的沙门粮库文创区内,粮库至今还拥有大面积的前苏联风格的厂房和库房,新的开发将通过合理的修缮与保留,重整和更新沙门粮库区。

美术馆试图以现浇混凝土的粗砺与平行筒拱空间的细腻营造崭新美术感的空间氛围,筒拱的结构非常好地结合了展厅的灯光设计,并且在空间上沟通着建筑的内外。在空间序列上,展览空间从面对广场开放的展厅开始,筒拱的方向也指向广场,逐层旋转而上,于顶层面对枫山一侧展厅再次开放,筒拱的方向也转向枫山,形成了结构与风景的对应。美术馆的南立面也被处理成浅凹的波形,仿佛内部天花的筒拱在外部的延展,构成了美术馆面对广场的正面性。

https://r/large/article/2ee944f1c89ee21b4bf1039da26f70fb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8855126434c0ca416d675abd10274f0a

©田方方


即物的美术馆

文 / 柳亦春

走在仿佛刚刚脱自泥胎的这个建筑的物体里,他在想可能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建筑状态了。

https://r/large/article/c62bf18befcbda9655c5e1aab4dab9e2

现浇混凝土的粗砺立面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01ebc8a425ae023a4459a823ad948d69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0fd8ef7056d5283001c145139f14683d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11b1b36d0b7b77f2f3f8841d50feaeab

逐层旋转向上的筒拱 ©田方方

看到经历种种挫折终于浇筑完毕的美术馆的墙和地的混凝土的坯体,尽管内部的设备和门窗都还没有安装,或者说,趁着内部的设备和门窗还没有安装,建筑师上上下下地走着。目光似乎并不聚焦在任何地方,经过不断的明暗交替,直到经过顶层面东的那个开口,看到扑面而来的被连续的拱形勾勒的那深绿的夹杂着浅绿的山色,建筑师觉得他心中的建筑已然完工。

https://r/large/article/04782a7f6554a8120ff3b87d18528e21

面对枫山的顶层展厅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f3ad13c87998b521f1efba2c73be7ad8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61070a2fefa6c57c7a9bee792005bb91

经过顶层面东的那个开口,看到扑面而来的山色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因为许多浇筑的错误,因为并不精确的甚至是极其粗放的施工(甚至施工过程中因为模板支撑不够还有过局部的坍塌),在所有后面的工序没有开始之前,一切错误都不是错误,或者说,一切错误都不会显现。在一个建筑被建造的过程中,这样的时刻只有建筑师自己才能看到,因为只有他才能体会以及确定,从图纸变成实物的过程中,空间诞生的时刻。这一刻,他非常愿意称之为艺术。建筑的建造是为了他人而使用的,而这一刻,这个建筑只属于建筑师自己。

https://r/large/article/e75bf53ed6599cd5dd0da7606d9a0eff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a2e799879dad5fe13bc8bb3878902851

筒拱下的展览空间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0d5cb59b8ef39c0bbd9d76f85cdae7b9

连续的筒拱形成了天窗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https://r/large/article/e8b646de92e07ff2a296891fba2bf6bd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https://r/large/article/6a5c3f8b640bf9f5f3df4b4c6b97f9bd

阳光从天窗射入展厅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b82f5239c72a9c1a2a138ea371c56bbd

远处的建筑和风景被纯粹的筒拱界定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因为项目资金的原因,这一刻保持了很久。所以这一刻也开始被更多的人看到。建筑师似乎心底里也更愿意让这一刻保持地更长久一些。结果即便在这样的仍然算是工地的建筑里,还没有成为美术馆的美术馆办了两次艺术展以及一次热闹的圣诞Party。还有即将新婚的情侣看中这样的地方,或者是逃课的学生在这里游荡。在这样的空间里摄影师裸身自拍,遇见披着婚纱的新娘,竟然相互点了点头而不觉得尴尬,也是非常令人惊讶了。是这废墟般的空间所赋予的人的身体的自由吗?还是俨然这其中的任何物体已然是艺术的一部分了?

https://r/large/article/515f1b904a507c32e578dd7831d136da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a60a21b9ad1a9a5dd42696eb3d10ae53

©田方方

https://r/large/article/8a7118683c71dd868b544cc7aa6c2061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https://r/large/article/fbd3bf11813c9f900c80a2f7e3269fb4

人与美术馆成为艺术的整体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一刻,建筑几乎作为物自体的存在并不多见。所以萌生了以某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的想法,于是便有了殷漪和刘亚囡的声音与舞蹈的艺术创作,在名为《美术馆》的这两段一长一短的影像中,空间、声音、舞蹈,以及脱离这画面之外的艺术家本人的“凝视”,它们都各自独立存在,也当然相互依存。无数的片段被剪辑成为4分钟和15分钟的短片,它们还有无数的组合可能。这些凝视和空间本身的静默,谁可以更为久远呢?

即时的美术馆

文 / 殷漪

拍摄间隙,我会在三楼最大的展厅里找个角落,坐在我们唯一的折叠椅上看整个展厅。

墙在我身后的一个相交的直线开始由两边向远处延伸,那种感觉真的是向远处。目所能及的,好像都慢慢凝固起来。这让我想起视觉艺术中会常常提到的“凝视”。从艺术理论的角度去说,“凝视”是发生在瞬间与静止之中的。这样看来,运动影像的媒体属性又恰恰是要超越“凝视”的。于是,我很好奇,如何在影像里拍摄出“凝视感”。我选择了很多平面化的镜头画面。把纵深的空间通过直线拼接起来。这些画面里都会出现人。那会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就像用筷子去夹玻璃弹珠。一种临界感。因为人会在这个好像凝固的画面里非常细微地动,因为呼吸,因为引力与肌肉骨骼之间相反的力。

https://r/large/article/2dbd9ba6ee448d4f7cae6d0b35069239

《美术馆》静帧

https://r/large/article/7be91288f1efdadac6033e5fa6a99bdb

《美术馆》静帧

我坐在三楼展厅的角落,慢慢感觉到了时间。因为我渐渐发现可以听到摄制工作人员的说话声。很轻,我不清楚他们在哪个位置,可能是四楼,也可能在一楼,很模糊。还有美术馆外面的声音,电动车,咳嗽,或是其他什么。声音是和时间黏连在一起的。

我没有使用后期的来自电脑或者录音室的音乐。所有的音乐——电吉他,都是卖卖在美术馆的不同的空间里录得。人声也是所有摄制工作人员在美术馆里录得。我已经第二次用这种方法。这些录得的声音必定包含了录制所在空间的听觉特征,还有一些不可预知的声音。那些声音起初是令人讨厌的。但后来我意识到,正是这些声音闯过了由混凝土建起的边界。这些声音指出了美术馆作为一个空间的真实性,或者同时的一种相反面,虚幻性。

https://r/large/article/b31c5c8a5dadcd6255f025289fe4ede8

《美术馆》静帧

https://r/large/article/30aea4aa12235048d208b6d0c6ed34d1

《美术馆》静帧

https://r/large/article/dc4c83e171d5e9950699a3448356827c

《美术馆》静帧

在插头插入音箱的瞬间,声音使一个世界生成。声音驱动着影像的构成。声音和时间黏连在一起。声音拥有一种穿越边界的能力。

https://r/large/article/93a7984f9c17762d3770939c71393e38

《美术馆》静帧

也许,从这些方面来看,美术馆可以被指为一个声音艺术作品。

https://r/large/article/34069a50093c7e40800da2f1408b172a

《美术馆》静帧

模型

https://r/large/article/2d621b00de03715ee79040e7ab54fee9

https://r/large/article/80343db5c1b6941e2b6300e14b4b8ead

图纸

https://r/large/article/c21ef38d1577379c94717f8c9834773d

轴测图

https://r/large/article/a8569901a552f8824ec4500e96d290c7

总平面图

https://r/large/article/54b9b455c592abf177811c5102e2b327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造地点: 浙江台州椒江区
建设规模: 1040平方米
设计时间: 2015.5-2015.9
建筑层数: 地上四层
建筑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柳亦春
设计小组:柳亦春、沈雯
结构工程师:张准

©版权声明 
本文由 大舍建筑 投稿授权建筑学院编辑发布,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收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