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内蒙古风情录

标签:
杂谈图片文化 |
分类: 美篇--人在旅途 |
呼和浩特是蒙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古称敕勒川。
我们有一天的时间,走走逛逛这座城,主要也是集中在大召寺附近。
伊斯兰风情街是呼市的特色景观,这里是回族聚居区,可以看到很多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还有回民小吃。
清康熙年间,大批西部地区等地的回族穆斯林迁至呼市,遂集资兴建了清真寺。初建时规模较小,后屡经扩建至现在的规模。
清真大寺有着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呼市标志性建筑。它是呼市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它的伊斯兰教装饰风格,庄严肃穆,独具风格。
清真大寺内门楣窗楹多以雕花为主,亮蓝色的背景映于青砖之上,更显古朴典雅,素净平和。
寺内的碑廊有古碑,其中有康熙三十三年勒石《重到洪武御制回辉教百字碑》最为醒目。
在碑亭两侧各有讲堂一座,讲堂上有雕刻精致的经文及各式雕花,色彩绮丽,匠心独运,与碑亭风格和谐,可谓巧夺天工。
礼拜大殿。
门前的阿拉丁神灯雕塑分外抢眼。金黄的灯身,镂空的灯体装饰,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代表着伊斯兰文化的熠熠生辉。在神灯的左下方,刻有《阿拉丁神灯赋》。
风情街上的雕塑,这组雕塑反映了回族牧民与骆驼行走在沙漠的场景。
精致的浮雕,以汉白玉浮雕展示了伊斯兰风情街的风貌。
清真特色食品和特产。
探索一座城市,美食是必不可少的。爱一座城,也是从爱上它的味道开始的。呼市人的一天从烧卖开始,一笼笼热腾腾的烧卖,配上壶砖茶,来呼和浩特,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烧卖,这里有一条著名的“呼和浩特烧卖第一街”,全长有1100米,街上有18家烧卖馆。
说起烧卖,就不得不提“德顺源”,德顺源,前身为“晋三元”,创办于晚清时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1931年更名“德顺源”茶馆。“德顺源”茶馆开业时,是归绥市茶馆中最大的一家,归化(呼和浩特)烧麦,自昔驰名远近,“德顺源”的稍麦也被公认为归化城之最。


在德顺源茶馆中享用一屉青城的美味,与三两人一起,似当年挥洒的驼铃,追忆当年的商奇之路。 一两烧麦,带出闲慢好生活。
当晚清的茶馆文化,遇上名满青城的烧麦,配上可口的茶点,以及慢生活的闲逸主张,
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也从德顺源历史的渊源中,找回新的方向。
后一篇:大召寺--内蒙古风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