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地中海邮轮之旅(六) -- 伽利略的故乡:比萨 Pisa(意大利)

标签:
旅游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美篇--人在旅途 |
邮轮停靠的第二站,尽管只有一天时间,我们还是毫不犹豫的挤出半天去比萨城。完全是因为对伽利略的崇敬和对比萨斜塔的好奇。
来到比萨,不得不说一个人就是伽利略,他是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1564年出生于比萨一个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据说伽利略18岁那年在这里做礼拜,觉得很闷,就看上面吊的青铜吊灯晃来晃去,发现它们往复运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然后就发表了著名的“钟摆理论”。而另外一个,就是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作的落体实验,小的铁球和大的铁球落地时间是一样的,并不是重的东西落得快。而伽利略先生呢,1633年2月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1638年以后,双目逐渐失明,晚景凄凉。1642年1月8日悲惨逝世。在他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三百多年后,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不得不在公开集会上宣布:1633年对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
景点:
比萨大教堂 à 洗礼堂 à 钟楼(即比萨斜塔)-- > 墓园
在比萨广场上有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和墓地。
大教堂是用以纪念本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建筑工程开始于公元1063年,至1118年教皇盖拉西斯二世时,建筑尚未完成。教堂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 萨谨主持设计,另外还有一个圆形的洗礼堂和一个钟塔,构成一组建筑群,也是意大利仿罗马建筑之典型。在这组建筑群中,浸礼堂位于主教堂前面,与教堂在同一 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角,这两个圆形建筑一大一小,一矮一高,一远一近,与主教堂生动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洗礼堂在以往附属于主建筑,但在此建筑群则得以独立。浸礼堂平面呈圆形,直径39米,圆顶上立有施洗约翰的铜像,在入口处则和其它地区的教堂一样, 有各种富有教诲意义的圣经故事。其中有雕刻家尼古拉•皮沙诺创作的雕塑耶稣诞生,其主题是耶稣降生时的情景。
比起教堂本身来说,比萨斜塔的名气似乎更大一些。其实,它只是比萨大教堂的一个钟楼,因其特殊的外形、历史上与伽利略的关系而名声大噪。并且历经几百年,塔斜而不倒,被公认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8月,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1178年)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亲眼见到的斜塔远比照片中要斜的多。好奇它居然能屹立不倒几百年。来,帮忙推一下。
几个世纪以来,钟楼的倾斜问题始终吸引着好奇的游客、艺术家和学者,使得人们忘记了它的钟楼本质,而被直接称作了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还有许多斜塔,但没有一座比得上这一座出名,因为它不仅高大壮美,而且还有与众不同的特点:1.它是圆的,这是意大利独一无二的圆塔;2.通体用白大理石造的。当然让它名扬天下的还是伽利略的那个著名的实验。
墓园(Camposanto)在大教堂旁边的长方形建筑。外墙是白色的大理石墙面,中间是回廊围住的庭院。始建于 1277年,陆续用了两百多年才建成,是比萨城重要人物的陵园。园内有600多雕有浮雕的墓碑和石棺,回廊中装饰有精美壁画。二战中墓园被炮火击中,遭到 严重破坏。损毁最严重的是那些壁画,后来经过精心的修复成如今的样子。
有人取笑说比萨大学什么都教,但就是没有建筑系。因为比萨人建的东西都是斜的。
一般市中心在城市里面,而比萨的市中心在城市外面。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比萨。一个不一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