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地中海邮轮之旅(十三) -- 基督教的圣地:艾菲斯 Ephesus(土耳其)

标签:
旅游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美篇--人在旅途 |
只有土耳其用这种方式欢迎邮轮的抵达。
根据圣经记载,使徒圣保罗在第2次小亚细亚传道之旅时曾在以佛所待了两年(艾菲索斯是圣经上的以弗所)。耶稣死后施洗者圣约翰伴着圣母玛丽亚在此完成约翰福音,当年玛丽亚所住的小屋于19世纪末以神奇的方式被发现,因此艾菲索斯在基督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Ephesus是《圣经启示录(Book of Revelation)》中提到的7座亚洲城市之一。 《约翰福音(Gospel of John)》很可能是在这里写成的。
出了港口穿越市区沿着普通公路、海岸线以及弯曲的山路,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先去游览圣母玛利亚的最后庇护地。
圣母玛利亚故居
这就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在耶稣死后避难的地方,最后也是在这里去世的。小屋里面不许照相。
耶稣在上十字架前,指着门徒圣约翰对母亲说“这是您儿子。” 然后把圣母玛利亚托付给门徒:“这是你母亲。 照顾好母亲!” 耶稣受难后,圣约翰从耶路撒冷来到Ephesus传教,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大并且最安全的非基督城市。为躲避异教徒的骚扰,圣约翰在附近的Solmissos山上搭了一座简易小屋,把圣母安顿下来。 圣约翰后来葬在Ephesus的圣约翰大教堂。 世界上第一座圣玛利大教堂也建在Ephesus。
十九世纪初,德国修女Anne Catherine Emmerich幻觉到圣母在人间的最后栖息地。 1881年10月18日,巴黎神父Abbe Julien Gouyet在山上发现一座徒有四壁,但无遮掩的的小石屋,卧视爱琴海和Ephesus;他认为这就是修女Emmerich详细描述的地方。 十年后 ,两位Smyrna传教士也来到这里,同样认为这就是圣母的最后栖息地。
由于缺少科学依据,罗马天主教官方从未证实石屋的真实性。 但是从1896年开始,多位教皇都来过这里,使得故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教皇约翰十三世更是宣布这里为圣地。
很多穆斯林和基督徒取石屋旁边的溪水喝;他们认为这里的泉水能治病。


离开圣母玛利亚的小屋,到艾菲索斯景点.
艾菲索斯
艾菲索斯城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开始兴建,历经发展成为当时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城内面积达九平方公里,城内拥有剧场、赛跑场和竞技场。公元17年该城毁于地震,此后罗马大帝下令重建,该城的希腊风格转变为罗马风格。因为有从希腊
Ephesus
这是最著名的一处建筑,经考证这是当时的图书馆,建于公元135年,是一位总督纪念其父而盖的。正面是两层,内部是3层走廊环绕,在罗马时期曾拥 有12万卷藏书,是目前世上保存的最好的古罗马图书馆建筑之一。正门口高处有4座女雕像,分别代表智能、勇气、知识、美德。

Ephesus Theatre剧院建在Mount Panayir的斜坡上。 初步完成于Lysimachos统治时期,后来又经历多次翻修。 它包括3部分:舞台建筑,表演舞台,和听众席。 剧院可容纳2万4千人。 剧院还在继续使用,主要是开音乐会。
Ephesus和庞贝古城的年代相当,城市格局和住宅结构也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别是庞贝的街道上有深深的车辙轨道,而这里却没有。
圣约翰大教堂
圣约翰是耶稣门徒,《约翰福音(Gospel of John)》和《圣经启示录(Book of Revelation)》的作者。
公元四世纪,在圣约翰的坟墓上有座小教堂。 公元六世纪,Justinian皇帝认为一座公元300年的坟墓属于圣约翰,于是下令在上面修建一座宏伟的教堂。
圣约翰大教堂有6个圆顶。 只用石头和瓦块,它的建筑风格在当时非常罕见。中央的圆顶比其余的高2台阶,铺满大理石,用4根柱子支撑,底下是圣约翰的坟墓。 这里是中世纪最神圣的朝圣地。
随着Ephesus日趋衰落和阿拉伯人的入侵,圣约翰大教堂慢慢失去维修。 1330年,Seljuk Aydinoglu部落把它变成清真寺。 1402年,蒙古入侵彻底摧毁了这座建筑,其建筑材料也被移作他用。
这座圣约翰教堂毁于13世纪的大地震,但遗址在基督教中仍享有如同耶路撒冷的地位。
路途中在半山的路边停车,欣赏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