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程类职业资格考试难度分析

(2014-12-18 17:28:59)
标签:

杂谈


工程类职业资格考试难度分析

一、职业资格考试前提对于大多数奋斗在造价师、一建等证书的非专业人士来说,挂靠的费用相信是大家主要的考试动因,有几个问题如下:

⑴目前注册在同一个监管部门注册的证书则是不能同时在两家不同单位注册。例如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必须挂靠到同一家单位,然而接收注册的单位也不会出两份的挂靠费用,而是只会支付相对价格更高的证书费用,顶多只会象征性加个几百元;也有若干人说他们的二建、一建证书挂在不同的单位,收了两分挂靠费,但是这么做风险极大。在这儿我就不多说了,请去建设部的官方网站看一看每年有多少人的名单被查出公布出来,吊销执业资格。

⑵如果想同时在不同的单位注册挂靠各类证书,目前唯一能行得通的方法是考取归不同部门统管的执业资格证书。

以下就各类归属不同政府主管部门的工程类证书相关情况给出个人的一点见解:

二、考试难度系数划分

2014年工程类资格考试综合难度

综合难度

报考难度

考试难度

★☆☆☆☆☆

很低(中专可报考)

简单

★★☆☆☆☆

一般(本专科相关专业 3~5年工作经验可报考)

容易

★★★☆☆☆

一般(本专科相关专业 4~6年工作经验可报考)

有点难

★★★★☆☆

一般(本专科相关专业 4~6年工作经验可报考)

难度大

★★★★★☆

高(本专科相关专业 5~8年工作经验可报考,通常非为基础 专业考试,需考2年,报名限制多,专业考试要求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出具证明)

非常难

★★★★★★

要求高(本专科相关专业 5~8年工作经验可报考,通常非为基础 专业考试,需考2年,报名限制多,专业考试要求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出具证明)

葵花宝典

三、人事部、住建部组织考试

1、一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是目前工程类职业资格考试中最火的一个考试,年报考人数即将超过百万大关;2014年教材将改版,按照改版规划,实务科目侧重实际工程管理,但是实际不容易量化,说白了,还是考可以量化的知识点,预计教材上市时间20155月,基本与报考时间同期发布,考试时间20159月。

报考条件:

⑴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工作满6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4年。

⑵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

报名时间:每年5月底-6月初;

考试时间:每年9月份;

考试科目:

⑴建设工程经济预计;

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⑶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⑷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2014年建造师教材全新改版,变动内容较大,考试难度将上升。一级建造师总体来说很容易报考,只需要工科或工程经济类专业本专科毕业,工作达到年限即可报考。通过对教材熟悉、练习历年真题、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另外建议大家最好选择能够提供保过辅导培训的机构,寻求有力的支持。保过机构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帮你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不但能给你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制定专业完善的辅导方案,并于考前获取精准的备考信息,而且在最后考试时给你有力的支持

2、二级建造师

报考条件和考试难度均很低,某些省份此证泛滥,几乎工程类院校在校生人手一证,2014年度教材改版,其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改动最大;

考试科目:

⑴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⑵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⑶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3、注册造价工程师(建设部)

3-3.5w/

考试难度★★★★☆☆

报考条件:

⑴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⑵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报名时间:每年7月;

考试时间:每年10月;

考试科目:

⑴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⑵建设工程计价;

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或安装);

⑷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与一级建造师一起算是非专业人士报考人数最多的两个考试,考试难度较一级建造师略微大一些,通过率中等,建议自己复习的同时也选择寻求保过机构的的帮助,事半功倍。

4、一级注册建筑师

10-12w/

考试难度★★★★★☆

此考试非专业人士想要通过较难,基本无需考虑,主要原因如下:非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的要求工作年限9年,考核科目9门:

①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

②建筑设计(知识);

③建筑结构;

④建筑物理与设备;

⑤建筑材料与构造;

⑥建筑经济、施工及设计业务管理;

⑦建筑方案设计(作图);

⑧建筑技术设计(作图);

⑨场地设计(作图)

要求出方案出设计作图,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考试难度极大

5、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27-30w/

考试难度★★★★★★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13-15w/

考试难度★★★★★★

此考试神级考试,原因如下:不好报名,较难开到工作单位证明,专业跨度难度极大(通过率低),考试科目很多。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18-20w/

考试难度★★★★★★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 16-17w/

考试难度★★★★★★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15-16w/

考试难度★★★★★★

此考试也是神级考试,原因如下:不好报名,较难开到工作单位证明,专业跨度难度极大(通过率低),考试科目很多,分基础 专业,专业考试通过率较低。

6、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10-12w/

考试难度★★★★★☆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6w/

考试难度★★★★★☆

注册土木、注册结构考试难度极大,同样是分基础考试 专业考试,但相对于本专业做施工的人,可考性和对于职业发展较有用处。

注册监理工程师(建设部) 3-3.5w/

考试难度★★★☆☆☆

一般非专业人士报考意义不大,因为挂靠费用这个档次可选择的其他考试较多。

四、人事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

1、注册咨询工程师 1.2-1.5w/

考试难度★★★☆☆☆

报考条件:

⑴工程技术类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满8年;

⑵工程技术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咨询相关业务满6年。

考试科目:

⑴工程咨询概论

⑵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⑶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

⑷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⑸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

五、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

1、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5-6w/

考试难度★★★★☆☆

报考条件:

⑴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8年;

⑵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6年。

考试科目:

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⑷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六、人事部、交通部组织

1、注册公路造价工程师(甲级) 1w/

考试难度★★★☆☆☆

报考条件:

⑴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从事公路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公路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6年;

⑵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公路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从事公路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考试科目:

⑴公路工程造价基础理论及相关法规

⑵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⑶公路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⑷公路工程技术与计量

免考条件:

已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者,可免试“公路工程造价基础理论及相关法规”和“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科目,只参加其余两个科目的考试。

七、人事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1、注册资产评估师 1.2w/

考试难度★★☆☆☆☆

报考条件:

⑴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专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3年;

⑵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1年。

考试科目:

⑴经济法

⑵财务会计

⑶机电设备评估基础

⑷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⑸资产评估

八、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注册安全工程师1w/

考试难度★★★☆☆☆

报考条件:

⑴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9年;

⑵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7年;

⑶取得安全工程、工程经济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3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安全生产相关业务满5年。

备注:挂靠费用低,担负责任与风险较大,不建议报考。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学霸,本专科是工科类,工作经验又达到了6年,那么目前来说最多可以同时挂靠6个部门的证书(还有若干较偏、过于专业的执业资格考试未在此阐述),那么对于相对不是那么特别变态的考试来说,一年最多可以获取的挂靠费用如下:

1、一级建造师市政5w-6w

2、注册咨询工程师1.2-1.5w

3、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5-6w

4、注册公路造价工程师(甲级)1w

5、注册资产评估师1.2w

6、注册安全工程师1w

总计14.4w-16.7w/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