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小组合作方案
(2015-03-29 22:30:2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计划 |
一、小组长的选择
担任组长的同学,他的任务是指挥小组开展活动,负责小组所有的成员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因此要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他的语文、数学、科学的成绩必须全面发展。首先在开学一到两周内观察了解班级中的苗子,在综合考虑之下优先选择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强,口齿清楚,说话流利,行动利索,且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重点锁定10个左右,还可以备选一些作为后备力量。
二、组员分配
分配小组时,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竞争力,分组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各组成员实力相当,小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小组成员暂定为4个比较合理,人数过少很难形成合作的习惯,人数太多又不好管理纪律,各小组的分配务求保持平衡。合理的分配应该是: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在分组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因为这样做往往是好学生选好学生,女生选女生,到最后差生只能选差生,甚至个别学习进度慢的和有缺陷的学生没人选,这样不利于小组活动。在教学初期,由教师来进行分组比较合适,小组一旦成立,需要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在运作一段时间后,有些课型,如数学活动课,实践操作课,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做好协调,保证学习小组构成的最优化。
三、小组成员日常行为规范
1、会听
认真听老师的
认真听小组长的
认真听组员的
2、会说
想好了再说
别人说的时候自己听着
别人提出问题,耐心有理有据向对方解释
3、严肃纪律
服从教师和小组长安排
遵守纪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规范其他组员遵守纪律
4、团结合作
群策群力,每个组员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帮助其他组员
每位组员均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四、积分制度
积分制度(每周五由小组长评分登记,小组长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评分)
项目 |
内 |
标准 |
得分 |
|||
A (9-10分) |
B (7-9分) |
C (5-6分) |
D |
|
||
参与意识 |
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思考学习 |
|
|
|
|
|
合作能力 |
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
|
|
|
|
|
完成效果 |
积极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分配的任务 |
|
|
|
|
|
沟通能力 |
善于与人沟通,接受能力强 |
|
|
|
|
|
表达能力 |
表达欲望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高 |
|
|
|
|
|
完成作业情况 |
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以及复习作业 |
|
|
|
|
|
书写情况 |
汉字书写规范 |
|
|
|
|
|
普通话情况 |
普通话是否标准 |
|
|
|
|
|
纪律情况 |
是否遵守课堂秩序以及学校的行为规范 |
|
|
|
|
|
卫生情况 |
是否按时值日做卫生,班级整洁程度,以及个人卫生情况 |
|
|
|
|
|
总体评价 |
|
|
|
|
|
|
相邻小组互相监督记录,班长督促记录情况,记录不及时的(当天没记录的)小组由班长给予减1分的处罚,评分满分为100分,共计10项,每周周五评分一次,周一的时候班主任在第一节课开表彰大会,每周评选一次优秀小组成员和优秀小组长,记一次红花入光荣榜。每周采用小组内的相互评价,评出“最佳发言奖”、“进步最大奖” “乐于助人奖” 记一次红花入光荣榜。每周同时给予会合作的小组评选 “配合默契奖”、“集体智慧奖” “最佳合作小组奖” ,小组内每位成员记一次红花入光荣榜。
每月积分累计一次评比,评出前三个优秀合作小组长和优秀组员,并颁发物质奖励
连续三个月获得优秀合作小组长或优秀组员的同学,学期末给予物质奖励和优秀学员奖状奖励,并拍摄照片在班级荣誉墙上展示
优秀合作小组长和优秀组员获得者在学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中有优先权